密詔?
朱慈煊手中的短竹棒,儼然成為眾矢之的,所有人的目光都緊隨而去,聲音傳來之時,坐中人都不免大吃一驚,此刻,即便再無腦袋的人也能猜到,這才是天使此番前來的真正目的。
更何況那還是堂堂大明太子,一國儲君....
若是單純的宣旨嘉勉,怎能勞的動太子大駕?要知道滇緬一隅,毒瘴遍布,兇險異常,一趟走下來危機四伏,險象環生,不脫幾層皮根本到不了目的地,這也是為什麼白文選等人初見太子時激動異常,以至於語聲顫抖,管中窺豹,足可見這份密詔的分量。
眾人的面色還在凝固著,李定國四下觀望了片刻,謹聲道:「殿下請隨我上樓來。」李定國起頭,朱慈煊默默地跟在身後。
竹樓殿三層乃軍機密房,亦是行軍謀劃的重要場所,只有軍中最高級別的將領方能進入,這樣的人一共也不超過五指之數,旁邊設有軍令庫,印表庫,情案庫等,各房之內都有庫守,也是外人不敢輕易窺探的軍事重地。
房屋中染著一盞長明燈,襯的屋子晦明晦暗,中央擺放著的沙盤,山河縱橫,兵戈散布,更顯得此時的氛圍厚重異常。
「殿下請宣旨!」李定國雙膝跪地,雙手握拳,高高舉過頭頂。
「晉王請起,左右無人,不必行大禮。」朱慈煊說道,輕輕把李定國扶起,其後又聞聲道:「陛下屬意我,務必要將此密詔親手交給晉王,關乎社稷安危,大明存亡,須由晉王一人親啟。」
說完,朱慈煊便將這根竹棒叫到了李定國的手中,後者顫顫巍巍的接下,用火燭燒開蠟封,小心的取出裡面的黃紙,一行行蠅頭小字,卻看得李定國瞬間心驚肉跳起來。
朱慈煊立在一旁,不言不語,上面的內容早就爛熟於胸,事實上,這就是在便宜老爹永曆帝授權下,由太子親自提筆寫就,當時如何著的墨朱慈煊閉著眼睛都能想到,也自然而然地能料到李定國做何感想。
三個月前,自從知曉自己命運的那刻起,朱慈煊就一直在醞釀著整盤計劃,眼下這只不過是冰山一角。
「陛下叫我揮師入緬!?」即便穩如泰山者如李定國這般,此刻也不由得大吃一驚,上面的字真令人渾身冒汗,當然原始文本不會這麼簡單,先是控訴了緬王心存不臣之心,對他們君臣言語不遜,幾次犯上,其次是對兩宮娘娘橫加刁苛,扈從幾遭羞辱,最後,永曆帝殷切囑咐關外良將「務必救朕於水火當中,如若不然,恐社稷不保,江山難復」內容說的悽慘至極,就差聲如雨下了。
「太子殿下也看看吧。」李定國臉色耷拉了下來,眼神通紅,然後將這份密詔交給了朱慈煊,朱慈煊推辭了片刻,也接過了過去,臉色也隨即陰沉了下來。
「陛下在緬地過的如何?」李定國幽幽地問道。
「很不好」朱慈煊面色凝重,只緩緩吐了三個字,手掌便不經意的蜷起,豈止是不好,簡直就是受盡屈辱,寄人籬下,那樣的生活不啻於囚徒。
1659年永曆帝入緬之後,一路逃至緬都阿瓦城下,先是因為兩國君主禮儀問題,被拒絕入城,其後以名聲不正為由,下令明朝護衛解除武裝,可憐永曆帝一行人,只得在阿瓦城邊搭起茅草屋居住,然後又以典賣物品為生,堂堂上邦君主,處況竟拮据到了極點,來往的緬人百姓皆視之為笑談,這還不算最糟的,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幾個月之後的咒水之難,更是一場人間慘劇,緬甸王庭突變,兩國驟起衝突,那一天,被屠殺的明朝大臣達四十餘人,宮女嬪妃自縊者不下百十,幾百名侍衛被斬去腦袋丟入了河中,放眼望去,整條伊洛瓦底江都被明朝的鮮血染得通紅....
「臣等無能,令主上屈身蠻夷之邦.....」李定國立撲在地,滿眼泣淚,朝著南邊磕頭三次,方才顫顫巍巍的直起身來,口中連著道「臣且無能」的話,看著這一幕,朱慈煊的眼瞼也跟著泛起了紅光。
「晉王乃陛下股肱之臣,在父皇心中,早把晉王當成了岳武穆一樣的人物!」朱慈煊心中又是一陣嗟嘆,此刻他可以假託皇帝之名勉勵李定國,但知曉明白真實情況的他,又何嘗能瞞得過自己?將帥搏命在外,那一狼一虎卻在朝中作威作福,李定國等人甚至得不到其一半的信任,看慣了後世的爾虞我詐,朱慈煊實在對李
第十三章密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