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御用專列在半夜時分,進入了濟南站。山東巡撫湯懷率領著所有的文武官員,翹首以盼,等待著天子駕臨。
此刻的朱棣沒有半點睡意,一雙眼睛亮得像燈泡似的。他在嘴裡不停念叨著,快,太快了!
柳淳佯裝睡覺,閉著眼睛,懶得搭理這個土老帽,你說快那就快吧!反正你這輩子估計是享受不到真正的快了,不過說句心裡話,以現在的速度,也足以吊打一切了。接下來就是多修鐵路,把大明東西南北都串聯起來,到了那時候,自己就可以安心退休,到封地享受晚年了。
柳淳閉目養神,盤算著接下來的事情。
朱棣哪有心思想這些,他完全沉浸在震撼當中,來自工業力量的震撼!
火車載著上千人,一天的功夫,就奔馳了一千里!
一千里啊!
過去最快的傳播手段,也就是八百里加急。需要騎士晝夜不停奔波,人沒了大半條命,馬也會被跑死好幾匹。
說是八百里加急,其實兩京之間,最快也要四天多,如果是道路崎嶇的地形,那就要更長的時間。
八百里加急耗費太大,能攜帶的東西又太少,因此除了最緊急的軍情,少數的國家大事,根本用不起。
可火車不一樣,速度更快,運力萬倍增加,平攤到貨物上面,成本又大大降低……不光是軍國大事,就連普通的商賈貨運,都能得到極大的發展。
柳淳在總結修路的時候,最常用的六個字就是「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看來,這小子還真沒忽悠朕,他說的是大實話!
這還不算什麼,朱棣最震撼的是過黃河的方式,事實上,如果不是有黃河在,他們早就進入濟南了。
早在修鐵路的時候,朱高煦就考察過,他跟許多人探討,想要在黃河上修建鐵路橋,短時間之內,是絕對做不到了。
朱高煦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建造大型的平底渡船。
採用類似福船的造型,把肚子儘量變大,降低吃水線。在甲板上,鋪上鐵軌,然後將幾段渡船連結起來,形成一座浮橋。
而且為了讓浮橋足夠堅固穩定,他還向河水中打入了鑄鐵橋柱。
在這次南下之前,朱棣只知道大明的工匠相當了得,可工匠究竟到了什麼程度,他還不清楚。
可是在過黃河的時候,朱棣真真切切感觸多了,合抱粗細的柱子,穩穩立在黃河之中,三百丈長的鐵鏈,橫斷大河之上。
洶湧澎湃的黃河,宛如被馴服的猛獸,乖乖匍匐在腳下。
火車通過引橋,上了浮橋,向著南岸飛奔。
腳下就是滾滾的黃河水,天塹變通途,這是何等的壯舉!
當初在靖難的時候,人扛馬拉,把貨物送到了北岸,然後裝船,運到南邊,再利用人力,畜力,向前運輸。
一個人過黃河容易,可是貨物過河,簡直比登天還難!
多少民夫船工,牛馬牲畜,被活活累死,屍體布滿河面,何其慘烈!正因為如此,大江大河,從古至今,就成了許多動盪時期,分裂格局的天險。
遠的不說,當初朱允炆不就想著劃江而治嗎?
如今鐵路修成,一夜之間,朝廷禁軍就能兵臨城下,試問誰還有本事分裂疆土?
鐵路就是一條堅韌的大筋,把朕的天下緊緊綁在了一起,再也不會四分五裂,再也不會分崩離析。
朕的江山,比鋼鐵還要堅固!
朱棣這次南下,本來是想教訓一下勛貴,讓他們知道厲害。誰知道最受震撼的竟然成了朱棣自己。
他此刻信心十足,充滿了鬥志。
就算靖難勛貴通通反對又能怎麼樣?朕手上的力量根本不是你們能比的,想跟朕斗,你們還差得太遠了。
朱棣豪情萬丈,豪氣沖天!
當他從濟南站下來,見到了湯懷等一眾官吏之時,朱棣主動大步走過來,伸手把湯懷拉了起來,沒捨得讓他下跪。
君臣四目相對,噼里啪啦的火光四射,弄得湯懷都不好意思了。
「陛下,臣等恭迎陛下,臣給陛下準備了魯菜大宴,請陛下過去休息。」
第864章 朕就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