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境內報紙,尤其是長安的報紙,統一的發言,讓有些人為了出名,想起了不合潮流的念頭。
於是,近乎是同一時間,一篇名為《真西行,還是假西行?》的評論,出現在了一家中型出版社的報紙上。
一時之間,議論紛紛。
有人說這家報紙敢於說真話,也有人說是譁眾取寵。
就是為了分別這個評論者說的是真是假,很多的議論就不是唐僧獲獎了,已經偏離了唐王定下的基調了。
唐王現在還在看電影,若是知道這件事情,指不定會怎麼樣呢。
這件事情一定要迅速的擺平,這是新聞局負責人首先想到的。
電影局給唐王帶去了快樂,自己不能給唐王帶去煩惱。
有時候,帝王之心,難以捉摸。
要不然俗話常說伴君如伴虎呢。
有時候官方越想掩蓋的事情,民間就越有更多的說法和猜測。
不但沒有讓這篇文章消失,反而越來越多的文章出來討論這件事情。
唐僧西遊,西遊了很長時間了,一開始大家都覺的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現在看來,成效好像不是很明顯。
有心的人,自然是要開始抨擊了。
尤其是別有用心的人。
如果只是正常的討論、爭辯都是沒事的。
就怕有人從中作祟,利用這件事情,導致西遊的事情崩離。
新聞局的負責人越發的感覺事情不受自己的控制了,沒辦法,現在魏徵和房玄齡陪在唐王身邊,他只能去找杜如晦了。
這種不和諧的聲音,杜如晦也沒有辦法,只能是適當的引到。
新聞局的人找到他,他也沒說什麼,只能是提筆而起,寫一篇實論。
不久之後,署名杜如晦的評論《眼前之利與千年大計》一文便在長安時報上發布。
隨後還有幾個學者的評論也紛紛發布。
反對者的聲音越來越小,但是造成的影響確實存在。
杜如晦在文章的結尾提到:「西遊不僅僅是眼前十數年的事情,更是百年、千年之計,有利於華夏民族的源遠流長。」
「一些的交流和發展,隨著時代的潮流,只能是積極向上的,哪怕是有一段時間的低迷和黑暗,那也只是一段時間,大的方向是不會變的。」
甚至,杜如晦還說,在發展的潮流之中,所經歷的低迷和黑暗是前進路上必不可少也,也是前進路上應該發生的,然而,發展的潮流必定會戰勝這種所謂的一時的低迷和黑暗。
杜如晦從先秦就開始例舉說明,說了很多的事情,不得不讓人信服。
當然,這其中也有他的超高的身份使然。
更有學者在評論之中點出,對於一件事情的發展我們應當去剖析,去審視,而不是一味的去抨擊,去否定。
似乎前面表達激烈的同志們,開始反思起來了,於是新聞算是壓制住了。
新聞局的負責人對杜如晦是千恩萬謝,否則等唐王知道這件事,自己沒有處理好,那可就完了。
當然,他也知道,這件事情唐王不可能不知道,但是自己處理的方式,是十分的恰當,而且十分的及時,最多被責罰幾句,不會有什麼大事的。
此時的唐僧還不知道大唐長安因為自己發生了這麼大的輿論漩渦,這件事情對他現在是沒有直接影響,但是隨著長安研究西行的學者越來越多,對唐僧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所以,唐僧還不知道有一股強大的壓力,正在慢慢的蓄力,等到有一天,會直接壓向他。
「悟空,怎麼樣?」唐僧結果直播手機,問道。
隨後便看著彈幕,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難怪剛才孫悟空似笑非笑呢。
原來今天直播間的人氣竟然超過了一萬。
唐僧自然也從彈幕上知道了自己被唐王報道了!
「大家不要把事情立的這麼高嘛,這只是一件小事情,貧僧感覺,是個正義的人,都會站出來的!」唐僧衝著彈幕一本正經的說道。
不熟悉唐僧的觀眾,紛紛是豎起大拇指,向著唐僧,唐僧這話說的對。
但是,熟悉唐僧的觀眾,心中則是悱惻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