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完任務,程慶山才板著臉離開了,孔尚瑾翻出詩經來重新複習,這一次可要完完全全吃透了才行。
旁邊的程明見狀,安慰著說道:「小師妹別難過,老師就是這樣的性子,其實她很喜歡你呢,不然的話,也不會說這麼多話。」
這話倒是真的,程慶山滿腹詩書,為人也有幾分自傲,若是看不上眼的人,她壓根都懶得搭理一句,更別說這般殷殷囑咐細細考校了。程明素來知道自家祖母板起臉來看著有些嚇人,瞧著孔尚瑾稚嫩的模樣,生怕她被嚇得反倒是對這位老師起了恐懼的心理。
雖然孔尚瑾一點兒也沒有誤會程慶山的意思,但對於這位二師姐的安慰還是十分感激,露出甜甜的笑容說道:「我知道了,二師姐,放心吧,我知道老師都是為了我好。」
程明見她一副認真的模樣,倒是放心說道:「這就好,平時若是有什麼不明白的,你也可以來問我。」
孔尚瑾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連忙道謝。一旁的皓辰也開口說道:「我們作為師姐,照顧師妹是應該的,師妹初來乍到,若是有什麼不習慣,也儘管與我們說,老師雖然嚴厲,卻並不是不近人情的。」
皓辰說這話是考慮到程慶山不准下人進學堂,就是小廝也不可以,要知道大戶人家,許多孩子上學的時候,都是有人服侍著,有些連磨墨都不太會,孔尚瑾看著年紀小,以前在家恐怕也是被照顧的很好,若是哪裡不方便卻硬生生忍著反倒是不好。
孔尚瑾感激的看了眼皓辰,笑著說道:「謝謝大師姐,瑾兒記下了。」
大概乖巧可愛的小孩都是讓人喜歡的,皓辰和程明自覺大了幾歲,又背著師姐的名頭,對孔尚瑾自然多有幾分照顧,這讓孔尚瑾很快的適應了這邊的學習生涯。
不得不說,在程家學習的氛圍,比在永寧候府濃郁許多,雖然李夫子也是個嚴厲的,但畢竟只是夫子,對她們也只是盡心罷了。永寧候府的幾個孩子,除了孔青珏之外,都不是什麼讀書的料,孔青琮聰明倒是聰明,但也太活潑了一些,總要鬧出一些事情來。
可在程府卻不同,雖然這兩位的年紀也不大,卻最是端莊穩重,有時候孔尚瑾面對她們,就覺得自己面對的是成年人。其中皓辰更加,不過是十三四歲的樣子,為人處世卻像大人一般穩妥,有時候孔尚瑾看著都為之心疼,若是備受寵愛的孩子,即使早熟懂事,也不該是這般的。
程慶山從未提起皓辰的身世,程明也緘口不言,孔尚瑾回家倒是問過永寧候一次,但永寧候顯然也不知道程慶山還有另外一個弟子,只皺眉吩咐她要好好相處。她們不願意提起,孔尚瑾也就不再追問,只是暗暗猜測,皓辰的身世或許有一番說道,當然肯定不是一帆風順的那種。
程慶山的教學方法與李夫子大大不同,雖然也是重視基礎,每天必須要將四書五經背的滾瓜爛熟通曉奧義,但更多的卻在分析各種策論,有時候甚至會拿出明朝歷年的大事件來。就是永寧候也沒有這位知道的消息。
孔尚瑾一邊心喜,一邊覺得這位不像是培養學生,倒像是培養下一任皇帝似的,每次拿出一件事,就會讓三人發表自己的想法,不管是講得好還是講得不好,她都不會特意指出,只是將事情仔細分析,讓她們回家自己琢磨。
孔尚瑾上輩子能憑著自己的能力爬到高位,自然也不是什麼天真無邪的人物,這輩子確定了目標之後,也沒打算成為直臣,程慶山這一招倒是真合了她的心意。對朝廷的事情知道的越清楚,將來少走的彎路也更少,古代和現代,為人處世還是有極大的差別,其中一個名聲占有的地位,就天差地別。
恍然幾月已過,如今的孔尚瑾除了每天鍛煉身體,練習書法,還得背誦課本,通曉奧義,更有幾日一篇的策論要寫,任務實在是厚重,就是孔青珏偶爾知道自家小姨每日要做的功課,都露出十分同情的眼神,臨了對於國子監的功課倒是更加認真起來。
幾個月的相處,孔尚瑾倒是越發了解身邊的兩位師姐,二師姐程明雖然是程慶山的孫女,但在學堂向來以師徒相稱,自小聰穎,對人卻還算真誠。程明對程慶山十分尊敬,滿目孺慕之情,只要是程慶山認可的人,這位也會十分放心的交往,大概孔尚瑾和皓辰都處於這個範圍之內,很快就得到了這位二師姐滿心信任,簡直到
23.皓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