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彌北地,有大小宗門開山立派,也有傳承已久的修真世界把持城鎮,除了南域的定仙城外,散修大多便在這夾縫中生存。
今朝有所異動,立刻就引了無數修士外出查看,有底蘊深厚的宗門與家族,見來者懷有昭衍信物在身,雖不敢貿然動手,卻也沉了臉色,欲要上前詰問一番。但鎮岐淵弟子駐足後,立時又掐起手訣,使一座巨石自空中直落入地,那石上密密麻麻書寫有字,待布下巨石的弟子一走,周遭的修士便推擠著一擁而上。
「這是」
一時間,北地各處的修士都奔著這些巨石而來,其上字跡清晰,實則刻有一門神通,但內容玄奧無比,竟不是誰人都能讀個明白!
而巨石之頂上,又有一行龍飛鳳舞的大字,仿佛要隨時騰飛上天際一般,氣魄與豪邁都為眾人所見的第一流。
上曰:「上古神通法,印贈天下人!」
未讀懂內容的修士,皆凝神細細地瞧看,讀懂巨石上印著何法的人,卻已是滿面潮紅,目閃精光了。
竟是,竟是這般神通!
那昭衍仙宗何等底蘊,何等豪氣,才敢隨意把一門堪稱逆天的神通贈與天下人修習!
一時間,連先前有詰問之念的諸多修士,現下也再無半點鬱悶在心,四面八方的人俱都奔走相告,仙宗賜法的消息,如颶風一般迅速席捲了整個北地。
自然,也傳入了幾處正道大宗里去
太元道派,鶴圜丘。
仙家道門多擇山嶺為址,如昭衍的群山萬壑處,如一玄的巨峰平地起,作為正道十宗內,唯一能同昭衍共稱仙門的太元,卻懷有數條東流入海的大江,支流密布如蛛網似葉脈,水澤處處不絕,漫天都是溫潤的霧氣。十餘萬年前,祖師鶴元子選定此處開山立派,其飛升前所在的鶴圜丘,便成了各代太元掌門垂釣之地。
到今朝,正好是太元第四代掌門,石汝成。
有一白袍道人,此刻身披蓑衣,盤坐於亭內蒲團之上,手中握著的長杆細而彎,在落水前拱出一道如半月般的弧,桿頭並無絲線,一點一點地撥弄著水花,使魚兒游來又走,不停不歇。
宕星送來的玉簡,被他隨手擱在身旁,亭外站了七八個修士,看修為竟都是在外界呼風喚雨的洞虛大能,如今卻個個端著手,目不斜視地立著,忽有弟子從空中落下,先緩步上前向小亭叩首,才對站立的眾人作下長揖,接著嘴唇微動,不知稟告了什麼事情。
那事情似是頗為緊要,令眾人都微微變了臉色,但饒是這般,竟也無人敢上前打擾亭中的道人。
直待數個時辰過去,那道人隨手拋了長杆,在水中落出一聲輕響與幾圈漣漪,才見一身形高大的男子走了出來,他鶴髮童顏,長須垂胸,看面貌似五六十許人,觀身姿體態又如青年。眾修士等了許久,方聽見低沉的聲音響起:
「都等久了吧!」
眾人連稱「不敢」,卻令這道人哼笑一聲:
「你幾個自打突破洞虛,誰見了不是敬著捧著,讓你們空站著陪老夫垂釣,倒是難為了。」
便又聽了些許奉承話語,道人不耐煩地擺了擺手,皺起眉來:「昭衍送來的東西,老夫瞧過了,的確是元神一道的上乘神通,修習後縱使未能裂出主虛二神,卻也可大大增強元神之力,封時竟把此物送來,想也是因那寰垣一事,但若將此法守於正道十宗內,那也僅是對部分人族修士有益。
「以封時竟的作風,應當會把此法公示於天下人看了!」
「掌門仙人料事如神,適才門下弟子來報,昭衍的確已在北地四處立碑,將這裂神之法公布出去了。」有洞虛修士應道。
石汝成搖頭輕笑,低聲念道:「崔宥這樣溫吞的性情,竟能教出溫隋、封時竟一般的徒弟來,倒是一件怪事了。」
又見面前眾人無他吩咐不敢行事,石汝成才眉頭一揚,揮起手來道:「既已將神通送到我派手中來,便沒有畏首畏尾的道理,喚人來將此法抄錄了,務必令門中弟子修習入門。
「此法三段九小階,每過一段者,記一小功,修成圓滿,裂主虛二神者,記大功,提入洞天修行!」
如這般景象,在正道大宗內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