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幾位有志於最終大獎角逐的導演來說,萊曼真的是很適應局面的最好典型了。筆硯閣 m.biyange.net
萊曼覺得,自己都拿過一次了,還怎樣去跟人家扳扳手腕?
因此,安分的等待結果才是比較舒心的方式,至少還有補償嗎。
不過在此之前,還有幾件事要考慮清楚。
萊曼坐在會場辦公椅上,拿著排期的報表左右琢磨。
非競賽的安排,也跟主競賽一樣的不公平。
在他手上,有的電影能一天放映一次,而有的輪著四五天才有一次的機會。
眾所周知,受眾越多,呼聲就越大,起碼能得到的越大,是以,排班次數真的挺重要的。
然後,便是思考《通天塔》和《老無所依》的事了。
萊曼根據片單大體分了幾個層次。
一類是如《風吹麥浪》、《回歸》、《弗朗德勒》等既有人脈又選材占便宜的作品,奪得大獎的機會最大;
一類是如《南方傳奇》、《快餐國家》、《光榮歲月》等稍差一籌,但排隊也算靠前的作品;
最後便是如《家庭朋友》、《黃昏中的馬燈》、《三月的青年》等各個地區為了差異化而選來的陪跑作品,得獎機會只能說很渺茫。
排出選項後,萊曼先把最後一類的電影劃掉。
因為評審團或組委會沒發神經的話,是不會給這類電影頒獎的,因為沒有相互比較的優勢,根本鎮不住場面。
而《通天塔》按萊曼的劃分,應該就在第二類里。
這之中,《家庭朋友》是義大利導演保羅-索倫蒂諾執導,這位的風格是後現代式的「小敘事」,喜歡拍很瑣碎的人物日常,電影鏡頭有一種巴洛克傳統的畫面質感,競爭力很強。但也正是因為強調鏡頭,忽略了劇情張力,他的電影幾乎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脈絡,總是處在拆散、交織並行的狀態,與《通天塔》的路子很是不同,得獎方向不算重合;
《黃昏中的馬燈》就不用說了,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是個芬蘭人,該片也是「芬蘭三部曲」的結尾篇,整體風格比較陰鬱。
或者說,這位導演最擅長的就是陰鬱風格,不過這部電影篇幅很短,正片內容才不到70分鐘,刻畫的還是一個被欺騙的人孤獨又絕望的人生軌跡,看著就很壓抑,也是大部分觀眾不喜歡的那種殘忍到真實的悲劇。太冷酷了,題材又不新穎。得獎幾率蠻小的;
然後就是《三月的青年》——競爭力也不算很強。導演派得羅-柯斯塔是葡萄牙人,而葡萄牙電影一向在國際上不太吃香,關鍵電影劇情也很平淡,題材也不順應風向,比上述兩者還要低些。
是以,《通天塔》在第二等候陣營里算是比較突出的。
再然後《老無所依》基本內定一個大獎,沒什麼好說的。畢竟戛納電影節是法國官方電影節,除開萊曼,還有好幾位法國電影人的作品入選了,扶持意味有目共睹。
反正,每一屆戛納電影節的召開,要是沒法國作品入選那才是怪事......
而在第一梯隊裡,除了競爭力最高的《回歸》、《風吹麥浪》,還有一部《光榮歲月》不能忽視,導演約翰-保曼也是位國際大導了,最擅長的就是以華麗的影像風格講述扣人心弦的故事。
換言之,這位在劇情和鏡頭上都很有特點,早在1970年,就靠著一部《最後的萊奧》奪得戛納最佳導演。
而《光榮歲月》也算是必看喜劇片單之一了,導演用一個小男孩的視角,回憶著自己童年時候的一些事情——約翰-保曼的自我代入之作。
混亂的戰爭年代,到處都是戰火,可兒童們總能在成人認為悲慘的生活里找到快樂的源泉。
姐姐的襪線、德國人的果醬、偷摸看女孩子洗澡和在河水裡捕捉大魚......
此片絕對是大家風範,與《風吹麥浪》相比,走的路子是用輕鬆的調調看待戰爭,甚至還調侃學校大樓被轟炸、倒塌,孩子們歡喜的大叫不用上學。幽默范十足,但又確切的講出了那段歷史。
對所有的競爭對手有個分析了解之後,現在的問題還有一個是關於院線放映的事。
——再過四天,《老無所依》就要推入北美院線。
這方面,藍蝶影業大約調來了
第651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