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薦!求收藏!
「麥克,開場戲全部使用高速慢鏡。」
站在岩石工作室的剪輯室中,杜克仔細的盯著監視器上的畫面,「七號鏡頭和八號鏡頭之間淡入,插入二十三號爆炸鏡頭……」
等麥克·道森指揮兩名助理剪輯完成後,杜克雙手抱胸看了一會,又說道,「四十五號帶日落的廣角鏡頭放在二十三號鏡頭前面,對,就這這樣的效果!」
有了《生死時速》的合作,剪輯師麥克·道森與杜克之間多了些默契,而且他也對杜克的剪輯方式更為信服,因為剛剛出爐的第65屆奧斯卡提名名單中,他獲得了《生死時速》唯一的奧斯卡提名——最佳剪輯!
這也是麥克·道森人生中的第一個奧斯卡提名。
獲得業內最具權威的認同,麥克·道森徹底認可了杜克的後期製作理念,就說為影片制定的這段開頭吧,近四分鐘的戲卻全是慢動作鏡頭,似乎與影片的快節奏完全不搭調,但剪出來後,卻是另一種效果。
慢鏡頭突出了漢默將軍的偉岸和影片主題的凝重,而這場戲又在墓地,漢默將軍準備為死去的被政府忘記的舊部向政府討回公道而實行兵諫,來墓地向已故妻子告別時,正好看見士兵葬禮,亡故者卻能享受蓋國旗的待遇,透過滂沱的大雨的慢鏡頭,更加襯托出漢默將軍心中無比的憤怒。
「接下來……」他又聽到了杜克的聲音,「麥克,我們的拿手好戲,短鏡頭快切,所有的動作鏡頭都要限定在三秒鐘以內。」
杜克還是杜克,麥克·道森生出了果然如此的感覺。
麥克·道森的想法,杜克不知道,知道了也不在意,兩人經過磨合,也找到了合作的默契和節奏,剪輯上的效率比《生死時速》時提高很多,只用了不到十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初剪。
但樣片的總長度超過5個半小時,不經過耗時更長,更加繁複細緻的剪輯製作,根本達不到杜克想要的效果。
最終成片肯定要比《生死時速》的96分鐘長,杜克力求將影片控制在110分鐘左右,特別是克里斯多福·李的戲份,不像曾經為了照顧肖恩·康納利那樣,非要保留一些展示優雅風度的畫面,這個梅森氣勢更加彪悍,不是那種傳統的又讓人怎麼看都虛假的紳士特工。
還有一些旁枝末節的情節,杜克也儘量作簡化處理,這是一部以動作和驚險刺激為賣點的電影,只要維持最基本的劇情邏輯就可以了。
在商業電影中,很多邏輯是出於種種原因被忽略掉的,而並非bug,比如《勇闖奪命島》中梅森和女兒的關係,杜克完全能夠另起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來描述這種情感關係及心理變化,但在這部影片中,與主題無關的鏡頭必須能省則省,為的是凸顯主題,只要基本邏輯能夠順暢連接即可。
這也是商業電影與職業影評人最大的衝突點之一,影評人總是認為商業電影為了那些爆炸打鬥故意忽略影片的劇情,而導演為了照顧觀眾的感受和商業方面的成績,必須省略掉慢節奏的細節,在有限的時間內,為買單的人群奉上最大的享受。
至於商業電影做成影評人理想中的狀況,會不會賠錢,投資商會不會破產,那些高舉藝術大旗卻趴伏在這個行業上的吸血鬼們,是從來都不會考慮的。
如果現在有相關網絡評分的話,杜克相信,《勇闖奪命島》上映後,爛番茄指數最多也就是超過百分之六十,而代表觀眾的爆米花指數他有信心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專業評分什麼的,杜克真心不在乎,影評人確實把持著專業的話語權,但他拍出的電影又不是為了拿獎,影評人評分什麼的,看看就好。
就像《生死時速》上映後,羅傑·艾伯特腦袋抽筋般給了影片十分,杜克沒有任何欣喜的感覺,而影片的專業媒體平均分只不過七分多一點,他也不會感到沮喪,這些都比不過影片能為他帶來的利益。
而且頂多再過十幾年,影片評論的話語權就不會握在影評人的手上,想想曾經最後的那幾年,北美被供職的媒體強行解約的頂尖影評人可不在少數。
再說了,從對《星球大戰》掀起漫天的抨擊之後,影評人對影片票房的影響就在直線下降,如今已經比較弱了,如果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