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威武大明朝最新章節!
六月一ri,後世的兒童節!
今天是大明光武帝朱慈烺大婚之ri
明朝普通的百姓結婚都是繁瑣的很,更不要說是皇帝了。
朱慈烺這些天也是忙的暈頭轉向,試衣服啦,送多少聘禮啦,雜七雜八事的太多了。
即使是皇帝,也不免「買賣婚姻」之俗。當然朱慈烺的這個婚禮也有政治利益交換的味道。
明神宗朱翊鈞大婚,僅織造費就用了九萬多兩白銀;清同治皇帝載淳大婚,共花了兩千多萬兩白銀。奢華的背後,隱藏著一大批貪官污吏。上述是歷代皇帝婚禮的黑暗面!
但是朱慈烺是不會允許的自己的大婚有這樣的貪官在!所以派了沈亮這個錦衣衛指揮使在那做監督!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光武帝朱慈烺年屆十六,該結婚娶媳婦兒了。
或許是,除了天大地大,就是皇上大;或許是,皇上的婚禮場面大,動靜大,規矩大,麻煩大……反正,皇上娶媳婦兒叫作「大婚」。
大婚的同時,用金冊、金寶(證書和印鑑),冊立皇后;冊立皇后的同時,選一至四名妃子。
不是每個皇didu能趕上大婚這種風光體面事兒的。登基前已經成年娶妻的皇帝,當上皇帝後,只舉行冊立皇后大典,不補辦婚禮。
朱慈烺由於是先帝指婚,以虎賁軍統領寧西伯戚光明的妹妹為皇后,以宮女席紫薇為妃。禮部和翰林院官員會議以後,完全贊同、堅決擁護朱慈烺和先帝的英明決策。
隨後,翰林院負責起草證書及其他有關文件,禮部負責制冊造寶,並會同司禮監、內府等部門,備辦用品、禮品。欽天監的擔子也不輕,負責選擇良辰吉ri,以便「執六禮」。
「限男女之年,定婚姻,六禮之儀」,始於周代。《禮記?王制》,以「冠、婚、喪、祭、鄉、相見」為「六禮」。其中的「冠」,為「成年禮」;沒到成年,沒舉行過「成年禮」,就結婚,那就是「非禮」。《禮記?昏義》、《唐律》和《明律》,規定「婚」的程序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徵,告期和親迎,也稱「六禮」。
納采,即送禮、議婚,請媒人去探探口風、虛實。古人認為,大雁「夫唱婦隨」,感情專一,值得學習;因此,納采時拿一隻大雁作見面禮。明清時期,見面禮可就豐盛了,互相攀比,再也不能光拿只大雁去矇事兒了。
問名,就是舉行一個儀式,詢問對方的姓名、出生ri期,看看「命相」是否合適。
到了納采、問名這一天,禮部官員擬定了禮儀程序和規範,又和一大幫太監、宮女,忙前忙後,布置典禮會場。按「常儀」,陳設儀仗於乾清門外,設女樂於乾清宮丹陛上。乾清宮正殿內,臨時設置兩張桌子,鋪上杏黃sè緞子桌布,一桌上面放「節」,另一桌上面放「問名」詔書。準備送往戚光明家的禮物,也一水兒展示在光天化ri之下。
大婚的禮儀,皇室成員、朝廷命官也難得一見,也許一輩子就遇到這麼一次。別看禮部官員咋咋呼呼的,其實,他們也是根據典籍、文件的有關規定,「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學習。其他zhongyāng機關來觀禮的官員,都覺得新鮮,光顧著看熱鬧,忘了遵守紀律。
鴻臚寺(掌禮賓)的官員好容易逮著個露臉的機會,指手劃腳地整頓觀禮隊伍,維持秩序,惹得好多「賣呆兒」的官員,對他們側目而視。
欽天監官員神氣活現地報告:吉時已到!朱慈烺打扮得人兒似的,在內大臣、侍衛、太監簇擁下,隆重登場,在樂曲聲中步入乾清宮正殿,升座。
王公大臣伏地叩拜,高呼萬歲。宣制官奉詔書,站在東側丹陛上,高聲宣詔,任命正、副二天使,去戚光明家納采,問名。樂曲聲中,兩位天使奉節、奉詔。禮成,朱慈烺退朝。
正使持節,副使捧問名詔書;儀仗隊、鼓樂隊在前開路,送禮官員跟在二使屁股後頭,自乾清宮出發,吹吹打打、浩浩蕩蕩地奔向戚府。
戚光明在大門口跪接天使,奉旨,接受禮品,謝恩。
就事兒舉行問名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