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刺史楊清、涼州刺史魏延、後將軍關興三位季漢***離開轄地南返漢中自會引起旁人的注意,儘管他們三人已經儘可能地把動靜降到最小,但仍沒有瞞過曹魏潛伏在季漢境內的校事。
很快,一眾季漢***齊聚西潭山上秘密議事的消息就被六百里加急快馬送到了曹叡的御案上。
「來人,速傳大司馬、太尉、司空他們入宮議事。」
曹叡登基之後面對紛繁複雜的天下形勢經常在內朝與陳群等一乾重臣會商軍國要事,經年累月下來不知不覺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定製,是以就算他沒有把要傳召入宮的重臣姓名全部道出,負責傳旨的小黃門也知道該去請哪些人。
此時正是上值之際,群臣尚在外朝官署處理政事,因此不到一會兒,曹真、華歆、陳群、孫資、劉放、陳矯、劉曄、蔣濟九位重臣便相繼趕到了東堂。
這東堂處於魏宮太極殿的東側,乃是魏帝日常處理朝政、召見群臣、講學之所。太極殿西側則是魏帝日常起居的西堂,東西二堂與主殿太極殿一字並列,巍峨壯觀,巨大豪華,形成了曹魏皇宮的核心。
敘完君臣之禮,眾人各自落座。曹叡輕嘆口氣,憂心忡忡地說道:「眾卿,細作回報,偽相諸葛亮在六天前召集了楊清、趙雲、魏延等一干賊首秘密商議大事,儘管細作尚未探到他們在謀劃什麼,但不難想到這些賊寇聚在一起定然是要對我大魏不利。
賊勢如此猖獗,我大魏絕對不能置之不理,必須要拿出個有效的對策。不知眾卿有何妙計可以教朕的?」
語聲甫畢,華歆第一個接話道:「陛下,雖說細作尚未探得蜀賊秘議內容,但此事不難猜測,彼輩定是在商討下一次犯境的方略。
至於對策,臣以為之前兩次敗仗皆是因為王師在關西兵力不足被打了個偷襲的緣故,而眼下關中有徵西大將軍統率的數萬精兵駐防,只要加強戒備、牢牢把住各處險要關隘,短時間之內足以自保。
當然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臣建議加強潼關的防守,如此一來後路無虞關西王師定能擋住蜀賊的第一波進攻,等到蜀賊銳氣減退之際,朝廷就可從容派遣中軍救援反擊,到那時蜀賊必定不是王師對手。」
「嗯,卿家分析得極有道理,誠可謂老成謀國之言矣。」曹叡頷首道。
華歆這番話說得四平八穩,但卻是平平無奇,並沒有什麼有用的計策,不過曹叡知他向來不擅軍事,倒也沒有過多苛求於他,反而還稱讚一番,以示對老臣的敬重。
「大司馬,你怎麼看?」
曹叡看向曹真的眼神飽含期許之意,迫切想要聽聽自己最為倚重的股肱之臣有何高見。
曹真朗聲奏道:「陛下,臣贊同太尉適才所言,諸葛亮等人聚在一起秘密議事,自是為了對付我大魏。然而與太尉對策所不同的是,臣依然主張主動出擊。常言道: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臣還是那個意見,大起國中兵馬先發制人,一舉滅蜀。
就算不能一戰攻滅蜀賊,也要退而求其次收復隴右、涼州並攻占漢中,徹底斷絕諸葛亮北上犯境的出口,將劉葛君臣封死在米倉道以南。」
「賊勢猖獗,朕何嘗不想滅掉西蜀、廓清宇內,只是西蜀如今幾有三州之地,兵馬不下十萬,又兼諸葛亮、楊清、關興等輩皆是能征善戰之將,委實不好對付。
況且西蜀與東吳盟約未破,二賊同氣連枝、相互呼應,一旦我大魏將國中兵馬大舉調往關西,東面的孫權必定趁虛而入攻我荊、揚二州。
如此一來牽一髮而動全身,若數千裡邊陲儘是烽火狼煙,縱然我大魏國力雄厚、家大業大,怕是也會吃不消啊。是以出兵伐蜀事關大魏國運,朕必須慎之又慎,不可草率決斷。」曹叡道。
陳群贊道:「聖明無過於陛下,伐蜀一事必須三思而後行。」側過身子,又朝坐在對面的曹真說道:「大司馬,昔年太祖武皇帝親自率軍到陽平關攻打張魯,多收豆、麥以益軍糧,然而張魯尚未攻下,糧草就已經缺乏了。
如今諸葛亮坐鎮漢中、楊清坐鎮雍州、魏延坐鎮涼州,此三人俱是韜略非凡之輩,麾下趙雲、關興、吳懿、高翔等一干將領多是能征善戰的良將,西蜀可謂是人才濟濟、朝政清明,故而此
第五百四十九章 定計伐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