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讓林景堂這麼一說,何明頓時覺得
好像還真就是這麼回事。
本來,十一號工程,也包括後面的改進項目,常浩南其實是沒有直接參加的。
畢竟經過之前八三工程的鍛煉,無論601所還是112廠,都算是積累了一批戰鬥力比較強的技術人員。
結果,到了一級供應商這塊,還是沒逃離常浩南的陰影。
「這種小項目的影響力怎麼能跟渦扇10比開門紅講究一個影響力,就算渦噴6D的進度更快,對於航空動力這麼個新獨立出來的副一級央企來說,象徵意義也還是渦扇10更大。」
當京城過來的各路領導,以及剛剛結束廬州行程的歐洲代表團陸續抵達江重的時候,常浩南這邊已經把一切都準備好了。
還是比較大的。
「不過這兩年航空動力這邊的運作已經相對獨立,所以我們就以研發單位自籌資金的名義,把渦噴6D這個型號給留下了,目前應該也是在做雙發裝機測試,不過進度比太行這邊要快不少,畢竟只是個有限改進型。」
別問,問就是渦扇10也幹了。
但是現在來看,主機和動力這兩邊,反倒形成了某種良性競爭的態勢。
常浩南搖搖頭:
「沒錯。」
「所以嚴格來說,航發集團成立之後第一個完成的項目應該是渦噴6D」
「我記得,這個項目之前上報的時候,說的是在80年代青華大學研發的那台6.8萬噸水壓機基礎上改進的?」
能一上來就問出這個問題,顯然說明是早就看過相關的技術資料。
而且是分別參觀。
「但是我剛剛進來之前,看他們在工廠裡面貼的那些宣傳標語,都是說今天就要進行試生產了?」
但常浩南也不能當著人家的面直接說我那時候就是隨便一寫騙騙你們,實際上早就另有計劃
試生產出來的工件在兩根吊臂的牽引下,從上下樑之間被緩緩牽出,接著升到半空。
剛剛一直沒有開口,只是聽著兩人交談的林景堂突然趁著這個沉默的當口插了進來:
「您對那邊的情況了解這麼清楚,應該是要到那邊高就了?」
「女士,一般來說,試生產都會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甚至是象徵性的工件,比如最簡單的,一塊長條形或者半圓形的鋼板。」
因為他看到的並不是一塊鋼板。
空負載的實驗此前都已經做完,而試生產任務能不能成功,就看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了。
無心插柳柳成蔭了屬於是。
面對提問如此細緻的領導,常浩南也只好打起十二分精神來應對:
幾乎與此同時。
因為航空動力目前還沒正式成立,加上常浩南也還沒拿到關鍵的博士學位,因此總規劃師的任命還沒有進行公示。
但對於隔壁搞航發的同行來說,經常出現明明研發工作還算順利,卻因為沒了裝機型號,或者裝機型號的定位發生變化而導致項目告吹或者出現反覆。
所以在「爭口氣」這方面,渦噴6D在某種意義上甚至跟渦扇10是同一個級別。
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就好。
「不過,我們在研發過程中,發現這種機架更適用於2萬噸以下的中小型模鍛壓機,要想在7.5萬噸這種級別上面應用,需要攻關的問題太多,而且還都是我國比較薄弱的技術領域。」
實際上,最開始提出要把航空工業按照業務區別進行拆分的時候,常浩南的想法只是單純地想要讓航空發動機能夠脫離主機型號進行獨立研發,順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無必要的資源重複投入。
「而且江重這邊嚴格來說也不完全是航空產業口的企業,給112廠生產機身零部件屬於正常商業行為,不要過度解讀」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有差距就是有施展的空間嘛」
不過這也不重要。
「你能聽懂台上的人在講什麼麼?」
只有對於懂行的領導來說,控制室裡面那些看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