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人大軍一路高歌猛進,打得宋軍是狼狽不堪。
大宋朝廷在得知前線戰事之後,又是一封措辭嚴厲的聖旨直達西北前線,不過這次接旨的是童貫,大概宋皇也已經對高俅失望透頂了,竟然命令童貫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與夏人進行決戰。
面對措辭如此激烈的聖旨,童貫在全軍將士的注目下,悲愴地長呼一聲「咱家是監軍」,卻又不得不接下聖旨。
夏人在抓到的宋軍俘虜口中得知此事後,笑得是人仰馬翻,大笑之餘紛紛摩拳擦掌,如此奇葩的宋人皇帝、主帥、監軍,千載難逢,若是不抓住機會大幹一票,實在是對不起上天的眷顧啊!
為了應付皇帝的童貫隨後竟然也做了一個非常奇葩的動作,將二十萬主力聚集在了銀州盤龍山,依託險峻的地形進行防守,並喊話夏軍,有本事來決一死戰!
夏軍此前連戰連勝,不過由於宋軍聞風而逃,所以根本就沒有對宋軍的主力造成太大的傷害,若是長驅直入,這些宋軍終究是個麻煩,只有將宋軍打垮擊潰,夏軍才能長驅直入進入大宋這個花花世界大撈一票!
所以面對童貫的喊話,察哥毅然率領三十萬夏軍主力前往,想決戰,成全你!
察哥出于謹慎還是留下了五萬最精銳的侍衛軍和十五萬的地方軍作為掩護,萬一戰事不利,這二十萬的軍隊可以隨時接應。
趕到銀州的夏軍並沒有立即展開攻擊,而是在嚴密的防護下休整數日,這才展開了猛烈的攻擊,一日之內連克宋軍數座營寨,打得宋軍是哭爹喊娘潰不成軍。
不過第二天,夏軍就遭到了宋軍劉仲武部的頑強抵抗,大意之下險些被劉仲武翻盤,還好察哥及時命令鐵鷂子出擊,一舉擊垮了劉仲武部!
看著漫山遍野逃串的宋軍,夏人輕騎展開了追擊,卻不料宋軍折可適所部及時趕到,救下了潰散的劉仲武部。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內鬥的基因是刻到了羌人系骨子裡的,見到折可適,夏人的眼珠子都紅了,連番的勝利也使得夏人充滿了自信!
只見剛剛休整完畢的鐵鷂子一隊在其隊長隈才浪羅的一聲招呼下,紛紛上馬,向著折可適部發起了衝擊。
「鐵鷂子」——夏人最著名的騎兵,這支有著三千人的重騎兵軍團,分為十隊,每隊300人,隊有隊長,擔任隊長的「皆一時之悍將」。
鐵鷂子的選拔是十分嚴格的,皆由党項羌貴族豪酋子弟和親信組成,被歷代西夏國主視為王牌中的王牌,不但衝鋒陷陣、突擊敵陣,更是西夏最高統治者的護衛、儀仗!
鐵鷂子自組建以來,都是由西夏最高統治者親自掌控,若非此戰關係著西夏的國運,李乾順也不會將這支王牌交給察哥。
但是李乾順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察哥是庶子,雖然被封為晉王,但是此前並無拿得出手的戰績,不管是血統也好,資歷也好,又如何鎮得住這些驕兵悍將!
可是李乾順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啊!
李乾順三歲即位,距今已經在位十七年了,但是此前只是一個傀儡,國事盡在後族梁氏之手,朝中大臣儘是梁氏黨羽。
等到小梁太后惹惱了上一代遼皇,被一杯毒酒了事,李乾順這才抓住機會,順著遼爸爸的意思滅梁氏而親政。
可是親政之後的李乾順面臨了一個極大的問題---無人可用!
之前朝中大臣儘是梁氏黨羽,被李乾順借著遼爸爸的虎威順勢拿下,但是國事還在,總得有人處理吧,難道隨便拉個人來就行?這也未免將國家大事看得太簡單了。
還好李乾順很有手段,親自出手整頓吏治,提拔了大量的漢人官員。
要說到治理國家內政,漢人的水平在當時絕對是甩開其他民族幾十條街的。
在漢人官員的幫助下,西夏也逐漸從小梁太后的陰霾中走了出來,不過也正是因為李乾順的這一舉動得罪了党項貴族,國中謠言四起,說是國主年幼受
第八百六十一章 三年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