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煦其實還想說個『第三』,因為涉及田畝改革,敏感的問題太多,他提出的,是朝野正大光明喊出來,聲音最大的兩個。
蘇軾接話,道:「官家,臣也這樣認為,朝廷須以仁政治國,蠻橫推行,恐失天下民心。朝廷初衷是好,但推行不善,會造成全國動盪不安,臣請官家三思。」
蘇軾說的是有道理的,也有前車之鑑。神宗年間,王安石推行『新法』,結果在種種制約之下,不但沒有預期效果,反而掀起來了一場大亂子。
王存瞥了蘇軾一眼,暗自搖頭:不懂官場。
蘇軾這麼多年被流放在外,甚至流放到了詹州那樣最偏遠之地,不是沒道理的。
『紹聖新政』浩浩蕩蕩,已然是大勢所趨,沒人能阻擋,蘇軾這個時候在官家面前唱反調,章惇等人知道,可能會再找機會將他送走。
趙煦倒是不意外蘇軾站在那些一邊,目光看向文彥博,道:「文卿家,你怎麼看?」
文彥博拄著拐,佝僂著身軀,道:「官家,此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終歸是要做的,不能明知有弊端反而不肯改變。」
文彥博說了一句廢話。
趙煦站在原地,目光看著文彥博,又掃了眼王存,忽然看向孟唐,道:「國舅,你怎麼看?」
國舅,不是慕古,也不是孟唐。
孟唐心頭一激靈,不敢大意,抱著權哥躬身,沉默了一陣,才道:「官家,臣認為,此事與科舉是一樣的。科舉若不改,看似是對全天下士人的公平,可對北方,對我大宋來說,是不利,不公平的,南北失衡,危險朝廷,國社安穩。田畝現在絕大部分在士人手中,百姓淪為佃戶,辛苦一年,僅夠果腹,更別說讀書,及第,入仕了。」
孟唐話頭止到了這裡。
他不敢再說,再說就要得罪人了。
他的意思很簡單,若是現狀不變,看似是公平,實則是在士人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的公平,是對百姓,寒門的極盡壓榨,這本身是不公平的,長此以往,貧富失衡,那就是風雲變幻,天地動盪之時了。
趙煦有些詫異,倒是沒想到孟唐能說出這番有見地的話來。
孟皇后皺眉,她不喜歡孟唐出頭。
蘇軾看向孟唐,反駁道:「國舅言過其實,朝中大部分都是寒門出身,即便是我,家中也不富裕,我朝寬仁,士人優渥,本就不需要盤剝百姓,國舅將士人如此貶低,太過牽強附會了。」
趙煦轉向王存,道:「王相公,你覺得呢?」
王相公。
王存敏銳的感覺到了,在這位官家變化的稱呼中,藏著他的某些情緒。
王存有些遲疑,還是說道:「官家,土地兼併日趨嚴重,百姓流離失所的現象是有的,朝廷這樣做,是仁政,是可以理解的。士紳們購得土地,僱人耕種也沒錯。兩廂權衡之下,臣認為,應當有所折中,不可過於急切,臣等擔心,會適得其反,引出亂子,有損聖德,不好收拾。」
王存態度有所軟化,可也堅持了想法——反對。
「好,諸位卿家的想法,朕懂了,那就折中一下,」
趙煦將糕點吃完,手帕放回孟皇后的籃子裡,拍了拍手,道:「這樣,清丈田畝,登記人口,這是原則性問題,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諸位卿家能支持,朕很欣慰。咱們先做著兩項工作,等這兩件事完成了,咱們再討論,朝廷購地,以一路計算,是十成,八成,六成,都可以再商討,不著急。諸位卿家,這樣可好?」
王存,蘇軾這會兒好似陡然醒悟,官家是來做和事老了。
王存心頭還是有些猶豫,清丈田畝,登記戶丁,本就是敏感議題,他們要是答應,怕是要被士林罵的狗血淋頭。
可官家已經出面,退讓了一步,他們還寸步不讓,就顯得他們咄咄逼人,不顧官家顏面了。
蘇軾倒是覺得可行,抬手道:「官家聖明,臣認為此舉可以。」
文彥博看了他一眼,沒說話,心裡透亮。
官家這哪裡是做的和事老,章惇,蔡卞等人將計劃拉的那麼高,或許就是等他們討價還價,官家看似讓步了,實則還是在章惇等人的
第五百三十五章 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