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國猶如烹小鮮,的確從那麼多的既得利益者口中奪食,是應該謹慎一些。書神屋 m.shushenwu.com畢竟那些宗室、官員,構成了這個王朝的統治核心。一旦核心動搖,天下動盪便在所難免。更何況那些官員手中雖說未必有殺人的刀,可他們手中的筆,很多時候比殺人刀還要厲害。
原本提起筆來,想要給皇帝寫一封奏摺的黃瓊,琢磨了良久都沒有落下筆。因為在他看來,眼下絕對不應該將解決朝廷歲入不足的辦法,只放在一個海外通商之上。更應該做的,是兩條腿走路。即要拿回海外通商之權,也要限制土地兼併。
只是想到這裡,黃瓊突然想到,自己能看出來的問題,以自己那位皇帝老子的精明,難道真的一點看不出來?恐怕未必吧。他先拿桂林郡王府開刀,搞不好是打算先挑一個軟一些的柿子捏。畢竟桂林郡王府再有錢,可與這天下的官員相比,還是有些勢單力薄了。
更何況,桂林郡王府雖說握著錢袋子,可手中沒有筆桿子。先拿桂林郡王府開刀,穩住朝中那些官員,以及滿天下的士紳與讀書人,當然還有那些所謂節操很好的宗室。只要拿回海外通商之權,朝廷手中有了結餘,其餘的事情便可以徐徐圖之。
哪怕是走到最壞的一個結果,心有不甘的桂林郡王府起兵造反。但只要朝廷官員穩定,他便可以從容應對。也許在自己那位皇帝老子眼中,桂林郡王府造反募集的那些私兵,恐怕連四大營的一半戰力都沒有。只要朝廷內部不亂,就不怕桂林郡王府鋌而走險。
只是事情的發展,會像皇帝預料的那麼簡單嗎?與滿朝的文武官員,以及這滿天下的宗室、士紳,乃至讀書人相比,桂林郡王府真的就是那個,相對軟一些的柿子嗎?在黃瓊看來,這可真的是未必。有種東西叫做利益鏈的,也許自己那位皇帝老子,恐怕一生都難以理解。
自己那位皇帝老子,到底知不知道朝中那些商賈世家出身,或是名下有產業的文武官員,名下產業的產出都要靠著桂林郡王府,才能出售給那些番商?知不知道,朝中究竟有多少官員,已經被桂林郡王府買通,一直在與其互通有無的?
猶豫了良久,最終還是放下了手中的筆。心中有些煩躁的黃瓊,走到窗子前一把推開窗子,任撲面而來的寒風打在臉上。遏制這種土地兼併,並非是沒有辦法。那些宗室或是士紳人家大肆兼併土地,其實說穿了不過是利益兩個字罷了。
再多的土地不用繳納錢糧,除非是遇到天災人禍,否則無論收多少最後都是自己的。豐年糧食也許不會太值錢,可到了荒年那些糧食就是金山銀海。做生意還有賺有賠呢,可兼併土地,幾乎是穩賺不賠的買賣。那種連年的災荒,才幾年輪到一次?
只要不落到他們的頭上,對於他們就沒有什麼影響。更何況越是大災,他們手中的囤積糧食才越值錢不是?若是沒有這種利益驅動,誰會吃飽了撐的囤積那麼多的土地。民以食為天,糧食什麼時候都比制錢值錢。
如果想要遏制土地兼併勢頭,其實只要採用兩點。一個是朝廷頒發明詔,官員與士紳家庭名下的土地,照常繳納錢糧。第二,就是名下土地超過一定數量的,加收部分錢糧。讓無論是宗室還是官紳,都失去了囤積土地的想法,這種勢頭便可以扭轉過來。
只可以,不僅那些口口聲聲所謂不與民爭利,根子上卻是不與自己爭利的官員會堅決反對。自己那位還是很愛惜自己羽毛的皇帝老子,估計很難接受這種的觀念。想想也是,幾百年後那位只實行了第一點的皇帝,都被罵了一個半死。
以自己那位皇帝老子的精明,又豈會看不明白這其中的道道?可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任憑皇帝再精明、再能幹,沒有錢也是沒用的。就算眼下天下太平,既沒有反賊作亂,也沒有外敵入侵。可這養兵、賑災、河工,還有陵廟的修繕和官員的俸祿,那一樣不要錢?
一直站在窗前良久,黃瓊才搓了搓被寒風吹得有些凍僵的臉。將窗子重新關好後,返回自己的書案,只是那道原本要寫奏摺,卻是最終還是沒有動筆。他決定,還是先看看皇帝那邊,與桂林郡王府交涉的情況再說。
雖說黃瓊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上書,但有一點他還真沒有說錯。在得知英王府拿出了大筆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