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好像一般都是皇帝教育自己兒子說的。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自己就是一群普通的文臣武將,那裡有資格談什麼帝王家的事情?說淺了,這位翻臉跟翻書似的太子爺面前過不去。可說多了,或是說過頭了,這是真的容易掉腦袋的。面對黃瓊看過來的目光,群臣一個個低著頭誰也不敢吱聲。
也只有一個七品官,略微沉思一下後道:「回太子,臣以為前唐之事,也不能一概而論。雖說前唐出現了玄武門之變、女帝臨朝、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宦官弄朝。但正像是太子所言,前唐也出現過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大中之治、會昌中興,這些也應該一併教給子孫。」
「尤其是憲宗、武宗、宣宗這三位帝王,又是如何勵精圖治,從權宦手中奪回權利,並虛心納諫,對諸臣唯才是舉,才使得原本日頹的國勢復振的。太子,臣以為凡是都要兩面看。正是唐懿宗、唐僖宗的不孝,嬉戲無度、縱情聲樂,才使得前人的勵精圖治白白被浪費掉。」
對於這個七品小官,在這裡反駁自己,黃瓊只淡淡一笑,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微微點了點頭。不過在眾人散去之後,這個七品小官也正想隨大流一同離開時,卻被一個太監給喊住。這個太監見到他也沒有說什麼,只是說太子爺有請,便將人帶到了充做黃瓊書房的萬春殿。
待這個一頭霧水的七品官,被帶到萬春殿後,卻見到黃瓊正拿著一本書在看著。待到他跪下要磕頭的時候,黃瓊卻是放下書,走到他面前抬了抬手制止了他磕頭的舉動:「起來罷,不用裝模作樣。心中有君、有朝廷,這個頭不磕也罷。若是沒有,這個頭磕一百個也沒意思。」
「你們這些官,若是都能辦實事,心中想著朝廷、想著百姓,能對寡人講實話,就是一個頭不磕,寡人也是高興的很。若是只知道糊弄上意,就算是磕一萬個頭,也是在糊弄君父,那才是真正欺君。侍君的心誠不誠,不在磕頭多少上。少磕頭、多做事,才是寡人喜歡的。」
對於黃瓊的這番話,這個七品官卻是笑道:「太子爺,不管這心誠不誠,這頭該磕還是要磕的。不僅要磕,還要磕足。朝中有一個升官秘方,便是多磕頭、少說話,多磕頭,便是面上要顯示足夠侍君之心。少說話,便是要管住自己的嘴巴。管好自己嘴巴,自然就不會惹事。」
「不惹事、不找事的官員,對待君王又是恭順無比,那個上司不喜歡,那個皇帝不喜歡?這樣無論朝局不管如何風雲變化,自己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理宗朝的田靜田中書,不就是磕了一輩子頭,升了一輩子的官。除了一句皇上聖明之外,閉了半輩子的嘴,才做到相位的嗎。」
聽到這個官員回答很是有趣,黃瓊也沒有生氣,反倒微微一笑:「你倒是個促狹鬼,這個回答倒也現實。不過這般回答若是傳出去,這朝中某些官員還不得恨死你?按照你這個說法,在本朝若是想升官,只要口喊皇上聖明頭磕的震天響,什麼事都不用做,就能坐等著升官?」
黃瓊的回答,這個官員卻是嚴肅的道:「回太子爺,這也要當朝皇帝的性格。若是天子能夠虛懷納諫,聽得進不同意見、聽得起批評,下官說的那種只知道磕頭的官員,自然是不受待見。若是皇帝太講究無為而治,只想著聽好話、不願意聽實話,那這種官員就會大行其道。」
「這滿天下的官員,又有幾個不想升官的?七品的官員,想要做到六品。六品的官員想要做五品,瘦缺的官員,想撈一個肥缺。窮縣的官員,想要調到富裕的地方。知縣想要做知州,知州想要做知府。知府想做的便多了,六部侍郎、左右參政、轉運使、按察使,那個都想做。」
「若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惹得皇帝與上司生厭,到時候別說升官了,現在的官職能不能保住都兩說。所以,有時候多磕頭、少說話,便是一種不二的升官秘訣。只要比自己官大的,下跪磕頭就沒有錯。因為就算真有那種油鹽不進的強項令,可沒有幾個上司願意用的。」
這個七品官的話,黃瓊微微一皺眉,但卻是點了點頭道:「有道理,有道理。看來你的年紀雖說不大,可這官場上的道道,還是精通的不少。看來,寡人倒是還有些小看你這個七品官了。說了這么半天的話,除了知道你是一個七品之外,還不知道你在這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