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裡,賈權看了一眼黃瓊道:「更何況,按照開國初年定製,親王就藩之後不食俸祿改為授田。看小說網 m.kanxiaoshuo.net爵位降到奉國將軍之後,便將永業田收回重新改為俸祿制。按照開國初年定製,一個奉國將軍一年的俸祿,也不過相當於一個從六品官員而已。」
「開國之初,因連番大戰隴右、陝西、河南、河北、山東、兩淮諸路,已經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尤其是河南、山西,幾乎是十室九空。而前唐末年便為財賦重地的江南,則還在前唐手鄭朝中每年歲入日蹙,連軍費都無法滿足,更別恩養宗室。」
「當年那位桂林郡王制定的這個分藩辦法,固然有解決燃眉之急的想法,但也避免了歷朝因為宗室繁衍,而造成每年支付宗室俸祿便支出歲入大半的窘迫局面。如果這個辦法一直落實下去,倒是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但這一制度,雖太祖、太宗、高宗三帝還在勉強維持,可到了宣宗年間便被打破。宣宗首先打破皇子就藩,永業田不得超過五千畝的定製。一次便給其第二子光王萬畝土地,並准許光王自購土地。其第五子鄴王就藩的時候,更是賞賜河北大名府膏腴之地兩萬畝。」
「對光王違背朝中制度,將地租提高到五成七舉動非但沒有制止,反倒是還下旨免去了新增土地的賦稅。這個例子一開,其餘宗室無不跟風而動。不僅更加飾無忌憚的採取各種手段擴張土地,而且連新占土地的賦稅都拒絕繳納。」
「到了理宗年間,因理宗皇帝是在端宗皇帝暴斃之後,因端宗皇帝無子得以兄終弟及,以親王身份入繼大統。為了壓制宗室內部,尤其是幾個兄弟的非議。則乾脆豁免了宗室所占土地的全部賦稅,永業田改為賜田不在收回,並定為永例以藉機收買宗室。」
「此口一開,各地宗室更是大勢侵占民地。這些宗室可不是前唐年間的那些土地主,他們大勢侵占土地,那個官府敢管。更何況,這些宗室還有一部分督察百官之職。一個奏摺上去,關係到官員的官帽子還能不能戴的住。」
「其租稅更是自己定自己的,朝廷規定的最高地租不得超過四成的定製,早就已經根本無人理會。五成五已經是普遍現象,六成甚至是六成五的也不在少數。這些宗室勢意侵占民田,沒有人管,也沒有人敢管。」
「那些臉朝黃土背朝,以土地為的農民,在被奪走土地之後。要麼賣身到王爺家當一個長工,甚至是奴隸專門為這些王爺和宗室種地。要麼因為交不起那些王爺的地租,便只能出來做流民。」
「朝廷雖一再下政令,要求流民回歸原籍,甚至動用官軍一再強制遣回。可這些流民沒有了土地,回到原籍又能做什麼?回去給那些宗室,繼續做每年的收成交完佃租之外,除了種子糧之外剩下的連餬口都不夠的佃戶?」
「除了宗室大勢侵占土地,魚肉百姓之外還有吏治,現在也是一樣爛到了極點。從中樞到地方各級官員無不上下齊手,變著法子撈錢。不要外地,就這子腳下的首善之地,你不給官府上供,就連一個生意都做不了。」
「現在百姓就是占理,輕易也不敢去官府打官司,因為即便贏了也一樣傾家蕩產。你不把衙門裡面大大的官餵飽了,就是能贏的官司也要打輸的。吏部靠著賣官,肥缺與瘦缺明碼實價。淮揚地區的一個七品知縣三萬貫,江南一個知州五萬貫。」
「戶部下撥的各種錢糧,除了軍餉和俸祿不敢剋扣之外,都是經過層層剝皮的。工部河工錢糧歷來只撥七成,剩下的三成都是揣進了官員腰包裡面。修繕皇陵、宮殿,供應材料的商家不上供,你再好的材料也不用。撥給諸路官辦作坊的錢糧,也歷來都是六成折扣。」
「禮部最窮,大齊歷代皇帝都重視科舉,所以科舉上不敢撈錢。但只要舉行大典的時候,就都是他們撈錢的時候。大祭禮,外面一隻羊三貫錢,經禮部一過手就要三十貫。刑部更是無法無,每年秋決的犯人中,有多少是花錢買的替死鬼?
「至於兵部,王爺就不用我了吧。武選司、武庫司有錢,那是朝中都赫赫有名的。還有御史台公開賣彈劾文章,彈劾每一級官員都是明碼實價的。一二品官員一千貫起,最低的知縣也要一百貫。國子監,一個監生名額公開三百貫錢。」
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