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的御史、六科給事中紛紛開口。
一時間群情激昂,整個大殿都沸騰了起來。
感覺像是捅了馬蜂窩一樣。
崇禎還是第一次面對這樣的情況,內心不禁有了剎那的動搖。
難道朕這次,真的是做錯了?
沒辦法,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難再有改變。
可這時,崇禎的腦海中,迴響起了「叔父」的話。
又聯想到,一旦動搖,將會造成的嚴重後果。
崇禎的內心,重新變得堅定起來。
朕絕不能耳根子軟,任由大臣們擺布!
「肅靜!」
「不得喧譁,擾亂朝堂!」
堂上錦衣衛糾察甩動淨鞭。
大殿內迅速安靜了下來。
「你們天天把忠君報國掛在嘴上!」
「如今建奴入侵,京畿告急!」
「你們卻想著爭權奪利,有幾人心裡想著為朕分憂,為國排危解難?」
崇禎冰冷、嚴厲的話語,讓大臣們一時無言以對。
很多人都開始重新打量起了崇禎。
這還是以前的皇帝陛下嗎?
他到底是受了誰的蠱惑,完全變了個人似的?
「陛下此言差矣!」
「並非是臣等不顧大局,不識大體,而是陛下一意孤行,違背祖制。」
「長此以往,大明危矣!」
首輔韓爌站出來,振振有詞,聲音激昂。
身為內閣首輔,這時候絕對不能退讓。
因為大臣們敢於跟皇帝爭權,靠得就是祖制。
祖制,就是大臣的「屠龍術」。
如今,這屠龍術,失去了用處,那還得了?
以後,還怎麼讓皇帝,乖乖聽話?
他這個內閣首輔,這時候不挺起來,以後誰還聽他的?
崇禎的臉色鐵青。
受到韓爌的鼓舞,大臣們都是摩拳擦掌。
很多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大臣,也都躍躍欲試。
韓爌顯然有備而來。
他稍作停頓,接著話鋒一轉。
「臣聽說,陛下之亂命,是受方外道士的蠱惑。」
「陛下熟讀史書,難道忘了前宋的靖康之恥嗎?」
話音一落,大殿內一片譁然。
北宋末年,金兵大軍壓境,兵臨汴梁城下。
欽宗皇帝沒有組織兵馬抵抗。
反倒找了一個「道法通天」的道士。
這道士名為郭京,自稱可以施展道門「六甲法」,擊退金軍。
然後就出現了震爍千古的傳奇一幕。
汴梁城外,是烏泱烏泱的金兵。
城門忽然大開,一個道士帶著一幫不人不鬼的東西,一邊跳著大神,一邊沖向金軍。
所有金兵都看懵了,接著就是一通亂殺。
於是乎,汴京城破,二帝被擄,北宋亡。
現如今,建奴突入長城之內,京畿告急。
堂堂大明天子,不聽大臣們的忠言,卻聽信一個道士的讒言。
這跟宋欽宗,有什麼分別?
更為巧合的是,建奴正是當年金人的後代。
這不是要步靖康後塵的節奏嗎?
「這朝堂之上,儘是棟樑之才,陛下為何偏偏要相信道士之言?」
「陛下,再這樣下去,靖康之恥,就要再現了啊!」
「那道士,必定是妖道!」
「那妖道是誰,立即抓起來,凌遲處死!」
大殿內炸開了鍋。
崇禎冷冷地看了王德化一眼。
他去呂祖觀的事情,也只有貼身的幾個太監、以及隨行的錦衣衛知道。
現在,竟然被韓爌拿出來大做文章,顯然是這些人,走漏了消息。
王德化身為司禮監掌印太監,這事情當然瞞不過他。
消息即使不是他傳出去的,他也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