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菜啊,喝成這樣?!
王猛等人聽了朱平安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感慨,很是不屑的撇了撇嘴。
還什麼消息渠道不通暢?!什麼奏疏內容相對公開?問你感想,你還真敢想!自己什麼身份,什麼地位,沒點逼數啊!真是乳臭未乾,胸無城府!這一次我們失手了,下一次你朱平安可就沒有這種好運氣了!
「平安得見諸位大人,倍感親切,一時孟浪,胡言亂語了起來,令諸位大人見笑了。」朱平安一番感慨後,有些不好意思的對眾人說道。
「哪裡,年輕人就要多思多想,朱大人方才提到的,也非無的放矢。」
徐海微微笑了笑,開口勉勵道。他以前也是一個憤青,慣是喜歡指點江山,看到朱平安,宛若看到當年的自己,所以看朱平安是越來越順眼了。
譚綸只是微微笑了笑,沒有說話,一雙眸子如古井一樣,深不可測。
朱平安不著痕跡的將眾人的表情收入眼中,尤其是著重留意了徐海和張谷一的神情。
自己方才的一番感慨,可不是一時孟浪、胡言亂語,而是有意而為之。
看到徐海和張谷一的神情,朱平安嘴角微微勾起,然後低下頭,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手指輕輕敲著桌面,做出了一副標準思考者的模樣。
果然,朱平安沉思了數秒之後,便聽到了徐海的聲音,「朱大人在想什麼?」
「平安在想,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朱平安抬起頭,若有所思的回道。
什麼?解決這些問題?
王猛等人聞言,不屑的哼了一聲,朱平安,說你胖,你還喘上了?!那什麼信息渠道不通暢等問題,是能輕易解決的嘛?!年紀不大,口氣不小!
「哦,朱大人可有什麼想法?」徐海饒有興致的問道。
「我在想,在當今現行的奏摺奏疏基礎上,是否可以增設一種密折?」
朱平安緩緩說道,將狐狸尾巴顯露了出來。
沒錯!
就是密折!朱平安前面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感慨,就是為了推出密折而做的鋪墊。
朱平安很早就想將始於康熙晚年盛行於雍正朝的密折制度,引入到這個朝代了,不過一直沒有機會,現在正好趁這個機會,將密折制度提了出來。
清朝的密折制度,是朱平安印象很深的一項制度,深刻程度不下於清宮侍寢的翻牌子制度。
清朝不像明朝,清朝沒有錦衣衛,沒有東廠,沒有這些特務機構,高坐廟堂、深居九重的皇帝是如何掌控朝野上下的?!如何監視臣子?!如何足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如何他們所依仗的主要手段便是密折。
通過密折,他們無需沒有東廠、錦衣衛這些飽受天下詬病的特務機構,也可盡知天下事。有兩個很經典的例子:雍正初年,有一位官員賣了一頂新帽子,愛不釋手,第二天上朝免冠謝恩,雍正便玩笑的對他說,愛卿可不要把你的新帽子弄髒了啊。還有一個官員有一天晚上跟朋友玩「葉子戲」,不知為何葉子丟了一片。第二天上朝,雍正問他昨晚怎麼打發時間的,官員如實回答說玩葉子戲。雍正滿意的笑了,從袖子取出一片葉子,對官員說,愛卿拿回去把昨晚那一局接著玩完吧。官員雙手接過葉子一看,正是他昨晚丟失的那一片葉子,頓時汗流浹背!
所謂密折,顧名思義,與明朝相對公開的奏疏,突出了一個「密」字。
具體操作是:四品以上中央及地方官員以及皇帝特許的一些臣子,親筆繕寫密折,寫好後,裝入折匣,不經由驛站,派專人送抵京城御覽。折匣只有兩把鑰匙,一把在上奏官員手上,一把由皇帝保管,其他任何人無法打開。這是一個個專屬於皇帝和單個臣子的信息渠道,輻射全國。
雍正時期,共有一千兩百多名臣子有密折之權。密折只規定形式,不限制內容,無論彈劾奏疏還是奇聞趣事等一切聽聞皆可上報。通過密折制度,皇帝就像開了上帝視角一樣,帝國上下一切風吹草動,盡歸眼中,統覽全局,掌控一切。
清朝的密折制度是封建王朝君主**、中央集權達到巔峰的一大利器!
朱平安相信,以嘉靖帝的絕頂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