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辯論之前,首先要搞清楚,繼承千年的儒學,它的發展脈絡到底是怎麼樣的?
首先,春秋時期,孔子創立了儒家思想。
這個思想的核心只有一個字——【仁】。
他主張以愛人之心調節和諧人際關係,用以維護周朝的【禮】。
主張貴賤有序,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他還要求統治階級,自己要愛惜民力,取信於民,正身律己。
到了戰國,孟子的思想發展了起來。
他在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虐民,暴民。
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的勞動時間,寬刑薄稅。
從這裡可以看出,儒家的老祖宗還是比較厚道的,基本立場都是站在老百姓那一邊。
對統治階級呢,不能說不好,只能說要求不少。
所以,焚書坑儒發生了。
始皇帝看不上這些儒生,天天要求天子,這不行那不行的,乾脆全給殺了。
不僅老秦看不上儒家,就孔孟約束統治階級的那一套,擱哪個皇帝身上都不好受。
雞賊的人這時候出現了。
到了西漢,董仲舒的新儒學成為統治思想。
他用儒學為基礎,加上陰陽五行,天人感應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又雜糅了諸子百家,建立了具有神學傾向的新儒學。
這一套思想,【仁】字,老董表面還是講一講的,但根卻在【天人感應】和【君權神授】上面。
果然,這一套東西,立馬讓統治階級掌握了自身合法性的學術基礎。
之後的事,就無需多講了,延續千年,儒學都是圍繞著給統治階級政權的合法性背書來的。
到了宋代,因為佛道兩教的影響。
儒學這個大染缸又添加了新顏色。
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慾的觀點。
他認為,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律,氣是第二性的,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材料。
至於什麼是理氣,這個後面再說。
反正,這裡面揉合進來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
比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這個時候開始的。
孔夫子說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第一個要求就是君主要有君主的樣子,之後才能要求臣子要有臣子的樣子。
朱熹直接把他們絕對化了。
千錯萬錯,錯在臣工。皇帝是沒錯的。
這當然受到上面的賞識,自元以來,理學一下子就成為了顯學。
好,到了這裡,回顧結束。
這時,也開始發難,唐煉問出了今天的第一個問題。
「人之初,究竟是不是性本善?」
儒家自誕生以來,就一直有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那就是究竟是人之初性本善,還是人之初性本惡?
儒家是提倡天人合一的,既然要提倡就得知道這人性之初是什麼,然後才能對症求解。
對於徐鶴這個現代人看來很無聊的問題,在儒家的眼裡確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邱騰目光掃向自己挑的三人。
三人齊聲回道:「回祭酒大人,人性本善!」
邱騰看向唐煉,心說,這問題,我看你究竟想說出什麼花來。
唐煉似未覺察來自邱騰的目光。
轉而笑道:「好,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那三個舉人相視一笑,就這?
但唐煉繼續道:「既然人之初,性本善,那麼我們要如何保持這種善?」
「額」
「這」
幾人一下子都傻了眼。
邱騰看得著急上火,但又不能親自下場,只能對唐煉道:「他們不知道,那你挑的這些人里有沒有人知道?」
徐鶴這邊三人,其中兩個趕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唐煉似乎並不在意,笑著對徐鶴溫言道:「你知道嗎?」
第一卷 第544章一場開宗立派的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