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雖然生氣沈溪沒有批准他在運河沿線城市修造行宮的計劃,但也沒有勉強,更未讓江彬等人去民間為他拉「贊助」甚至兜售宮裡御用之物及爵位換錢,這件事算是就此告一段落。筆下樂 m.bixiale.com
在蕭敬看來,這說明皇帝識大體,知道大明國庫消耗巨大,且來年還有可能發起一場規模浩大的海上遠征後,放棄了花費巨大的修造行宮計劃,實乃明君所為。
朝堂群臣得知此事後也鬆了口氣,尤其是工部尚書李鐩,因為修行宮非但要花費巨量帑幣,還會令工部顧此失彼,哪件事情都做不好。
當然最主要的是李鐩不想惹麻煩。
此事中沈溪表現出來的強硬態度,基本贏得朝野認可,很多人以為沈溪會因此事跟皇帝發生矛盾,生出齷蹉來,卻未料君臣間卻並未發生任何衝突,這也讓那些別有用心之人大為失望。
「有之厚在,朝局總歸能安定下來。」李鐩跟戶部尚書楊一清見面時,不吝對沈溪的溢美之詞。
或許是李鐩感覺到楊一清和王瓊對沈溪執政的方式有不認可的地方,所以逮著機會就為沈溪說好話。
楊一清點頭嘉許:「少了運河沿岸修建行宮的開支,今年工部預算,比起往常年少了不少。」
李鐩笑道:「前提是不加上九邊用度。」
「對。」
楊一清拿出清單,詳細分析道,「西北今年開支比往年多了一些,主要跟達延汗正在試圖重新統一韃靼各部族有關,近來外長城一線不時出現游騎蹤跡……不過因為沈尚書把韃靼人打痛了,青壯幾乎斷層,草原一二十年內無法成為大明心腹之患。」
李鐩嘆道:「若非陛下親自去了西北,其實用不了那麼多銀子……這麼修繕一次的話,未來幾十年都只需敲敲補補便可,算是一次性解決問題。」
楊一清沒有否認李鐩的說法。
草原之戰結束,大明朝廷把影響力一舉推進到了狼山、陰山、大青山以南地區,名義上韃靼各部都受大明皇帝領導。
大明通過向草原購買馬匹、牛羊和羊毛等手段,基本把持草原經濟。特別是以前沒人要的羊毛,成為了大明商人重點購買的對象,運回關內送往南方,在毛紡廠內編織成毛線和毛布,又做成毛衣,行銷大明各地。
隨著經濟實力增強,草原各部也有錢購買糧食和鹽茶等物,尤其是鐵器,隨著火器的普及,再禁售已經沒多少必要,而且沈溪掌控的商會的鋼鐵廠,每年出產大量生鐵需要找銷路,所以以鐵鍋、鐵鏟、鐵鍬等方式流入草原,這些部族普遍熔了用來打造武器和鎧甲,面對露出獠牙的達延汗時,居然也有了抵抗的實力。
可惜的是,大明早已放棄東勝、雲川、鎮虜、官山等衛,此時要重修修建衛城,需要投入巨額資金,而且在沒有卓越的領軍人才的情況下,在草原腹心設立軍鎮,會有諸如補給困難、運動戰不擅長等實際困難,所以沈溪提請重開衛所衛城的提議未獲朱厚照批准,大明實際上還是死守長城一線。
此前大明未對三邊和宣大等地的城牆、關隘進行修繕,這一次算是補上之前落下的功課。朱厚照常駐宣府也不是完全沒效果,至少很多懸而未決的事落實了。
李鐩再道:「花費如此巨大,若有人中飽私囊的話……總需要防著點。」
「哦?」
楊一清望著李鐩,以他想來,李鐩是在提醒他西北之地有蛀蟲。
三邊總督乃是胡璉,這位可是沈溪親手提拔的親信,應該不會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掉鏈子才對。
「問題不大。」
楊一清評價道,「此番修築城塞,有陛下坐鎮西北,還有蕭公公監理,怎會出事?若工部不放心,派出人手往各地巡查便是。」
李鐩笑道:「工部當然會考慮派人監理,不過最好還是先跟之厚商議,他在這方面應該有好主意。」
以李鐩的意思,有些事不能由我們自行商議決定,不管你是否願意聽從沈溪調遣,這種事都要以他的意見為主,畢竟沈溪是監國,擁有統調全局的權力。
楊一清畢竟不是沈溪親手提拔,對於像他這樣青史留名的實幹家來說,做事有自己的一套,所以對沈溪還是有所牴觸,但經過李鐩提醒,楊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