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乾清門內的端寧殿,此時正在進行一次特殊宴席。
這次宴席主持人乃張太后,而參與這次宴席的主賓則是既定皇后夏氏的父親夏儒,陪同參加這次宴席的有張懋、張鶴齡、張延齡等勛貴,此外禮部和鴻臚寺、太常寺、太常寺的官員陪同。
照理說,太后在皇宮內苑宴請國丈,於理不合,畢竟太后正在服孝期,應深居簡出。
但張太后地位非同一般,弘治朝她可說集皇帝萬千寵愛於一身,在後宮說一不二,完全已凌駕於宮廷禮法之上,很多時候都隨性而為。
宴席是晚宴,但黃昏時宴席便已開始。
夏儒剛被拔擢為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乃是從一品的武職,初步擬封爵慶陽伯,在朝中有了一定身份和地位,這次應邀赴宴主要是謝恩,不過他更關心的卻是自己的女兒幾時能進宮門。
雖說大婚在即,但似乎當今皇帝對於這次婚事並不那麼上心,只有張太后和太監高鳳兩邊奔走。
張太后對長相儒雅斯文的親家公很滿意,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除了讓大臣敬酒外,她不時問詢夏儒一些日常生活情況。
夏儒起身回道:「……太后娘娘,臣抵達京城以來,衣食住行都得到很好照顧,尤其是飲食,三餐幾乎都是江南口味,臣非常滿意……小女身體康健,隨時都能入宮完婚,有勞太后娘娘掛心了。」
張太后滿意點頭:「看來禮部和鴻臚寺辦事妥帖,這次婚事,定能順利進行!」
在場大臣跟著點頭應是,宴席間一片歡聲笑語。
張太后突然想起什麼,詢問服侍一旁的高鳳:「高公公,之前不是讓人去通知皇上了嗎?他人呢?」
高鳳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忍不住抬頭看了殿門口正向他搖頭的小太監一眼,想了想湊到張太后跟前,小聲回道:「太后娘娘,今日陛下並不在宮裡……」
張太后臉色瞬間黑了下來,不耐煩地道:「派人去催請,總歸要讓皇上回來一趟,今日務必要見一見國丈,日後就是一家人……唉,哀家已經跟他說過,難道他就這麼撒手不管?到底是誰大婚?」
高鳳不敢耽擱,趕緊告退去找人傳話。
這邊與宴的夏儒察覺到張太后的臉色不太好看,大概猜想發生了什麼事情,但以他目前的身份不敢多問,就算他是國丈,但還沒正式被皇帝召見,就算女兒被指定為皇后,但在沒有大婚前存在變數,只能謹小慎微行事。
張太后教訓完高鳳,回頭又問在場大臣:「如今皇上到底在忙什麼,為什麼連皇宮都不回來?」
大臣們原本談笑風生,聽到這話,頓時沉默下來,沒有一人願意出頭。
張太后環視當場,目光落在地位最尊崇的張懋身上。
張懋實在躲不過,只能站起來回答:「回太后,兵部沈尚書回朝,定下兩年強兵國策,陛下近日多半是為此操勞!」
張懋這話說出來,沒一個人相信,就連張太后也知道張懋是在搪塞。朱厚照沉溺吃喝玩樂之事傳遍朝野,之前謝遷告狀,張太后就派人調查了一下,總算是知道了自己兒子日常所作所為,這會兒說朱厚照勤於軍務,一聽便荒誕不羈。
張太后不想說破,皺眉問道:「國策?之前似乎聽誰提及過,大明要強兵,加強邊軍建設便是,怎麼京城這邊忙碌起來了?這事跟皇上有什麼關係?」
這下張懋回答不出來了。
張太后的弟弟建昌侯張延齡適時站起,笑呵呵道:「太后有所不知,沈尚書一回朝,就說要在兩年內平掉韃靼,還說要開辦什麼軍事學堂,培養精兵良將,陛下不但一口准允,還說會親自到學堂讀書,更是定下兩年後御駕親征的承諾,滿朝上下沒人敢忤逆陛下!」
張延齡把話說完,與宴大臣打量的不是張太后,而是之前一直蒙在鼓裡的新國丈夏儒。
夏儒低著頭,心中非常奇怪:「陛下要御駕親征,這些人看我作何?」
張太后眉頭緊鎖:「真是荒唐,皇帝說他要御駕親征,可哀家如今連皇孫都沒看到,而且哀家就這麼一個兒子,若出什麼偏差,誰能擔待?他沈之厚麼?」
言語間,張太后對沈溪非常不滿。
在場那些勛貴和文臣都頗為不解,太后這是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