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對沈溪的偏見,並非一朝一夕形成。
在李東陽眼裡,沈溪這幾年在朝中的崛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友謝遷對沈溪的包庇縱容,使得他對沈溪缺少基本的包容,跟其一向喜歡提拔年輕後輩的作風相違背。
事實上沈溪並不需要謝遷的提攜,畢竟沈溪這些年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奠定在朝中的地位,走南闖北經歷不少事情,立下諸多功勞,只是世人都對沈溪有一種偏見,也是一個時代的局限,或者是一種思維定性。
年輕人一定經驗不足,不能堪當大用,必然會做錯事、惹麻煩!
當蕭敬去向弘治皇帝奏報時,剛到文淵閣辦公的謝遷聽此事,急忙去找李東陽理論,李東陽尚且出宮門就被謝遷給堵住了。
謝遷對李東陽一向態度恭謹,主要是因為李東陽在內閣排位比他高,李東陽是次輔,而謝遷則排列第三,但二人私交一向不錯,這次老友沒有跟他商議,直接否定沈溪的奏報,認為沈溪虛張聲勢,這對謝遷來是難以容忍。
李東陽面對謝遷的質問,冷漠以對:「於喬,你總沈溪如何好,如何能幹,可在此番出征之事上,他做的……不盡如人意,你居然還如此偏幫他?他應是不知北寇主力如今出現在寧夏鎮,居然上報北寇中軍在宣府,然宣府等地卻素來奏報太平無事,這明什麼?」
「若他虛報軍情的事情捅到陛下那裡,陛下可不會跟我一樣,只是簡單將他的奏本壓下來,而是會直接治他的罪。現在我是在幫他,不是害他,於喬你該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謝遷怒道:「什麼良苦用心,你是看沈溪兒歲數比你年輕,成就比你大,心中氣不過,所以才會多番與他為難!」
雖然是老友,但有些話謝遷不會迴避,就好似關於「神童」的爭論。
以前提及「神童」,朝野上下的無不是李東陽和程敏政,現在再提「神童」,別人先想到的都是沈溪,因為就算被稱為神童的李東陽,也未達到十二歲即中解元、十三歲中狀元的地步,更沒有可能在十六七歲就成為封疆大吏。
李東陽一臉不屑:「隨於喬你如何,忙碌一夜此時我非常疲累,就不與你多言了,先回去好好睡一覺。於喬,我這邊勸你一句,若你將沈溪奏報上呈,對你有害無利,自己好好掂量吧!」
完,李東陽頭也不回出了大明門,謝遷則立在原地生氣。
雖然謝遷惱恨李東陽將沈溪奏本給壓下,處於私交,他會站在沈溪一邊,但涉及公事,他也對沈溪也那麼一點偏見,認為沈溪太過年輕,坦途走久了終歸會出錯,不會永遠一帆風順下去,所以這會兒謝遷也不敢貿然把李東陽和蕭敬聯手壓下來的奏本,呈遞到弘治皇帝面前。
「我若呈遞奏本,陛下鐵定跟那些人一樣,不相信韃靼主力出現在宣府,援兵依然派不出去,對沈溪兒無利,反倒讓朝廷對沈溪兒失去信任。不如就這麼著,如果真如賓之所言是虛報戰事,於沈溪兒損害不大。但……若沈溪兒所奏屬實,那又當如何?」
謝遷一邊想相信沈溪,一邊又禁不住提出種種質疑,一邊想幫沈溪,一邊又想置身事外,心情矛盾而糾結。
謝遷本身就是個老狐狸,在朝中是圓滑世故的代表人物,考慮再三,他終於還是決定暫且不管不問。
謝遷心想:「若沈溪兒所奏屬實,便是你李賓之名譽掃地之時,我去理會這件事作何?別人問我,我還巴不得裝作不知呢!」
有了這種想法,謝遷就當事情未生過,既沒有出面幫沈溪,也不會落井下石,但他心中留了個心眼兒,其一便是該怎麼幫沈溪避禍,另外就是想方設法助沈溪在邊關取得功績,「凱旋」而歸。
……
……
謝遷穩坐釣魚台,準備什麼事情都不管,靜觀其變,朝中不少人跟謝遷所持觀點相似。
其中就包括馬文升、張懋、張鶴齡等人。
邊關戰事無論展到什麼程度,只要韃靼兵馬沒殺到居庸關下,京畿就能保持安穩,對於京城的達官顯貴來,生活就沒有太大區別,最多是京師戒嚴會再持續下去,對於權貴出行和享受沒有任何阻礙。
建昌侯府內,張延齡夜夜笙歌,哪管邊關腥風血雨,他在京城只顧安然享樂,只是把以前享樂的地點從城中外宅挪
第一一一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