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薦票!)
謝慎當然不會捨本逐末,他當即沉聲道:「馬上就是府試,我哪裡還有時間續寫什麼稿子。這不是銀子多少的問題,你去托人告訴那馮掌柜,這《石頭記》是不會有續稿了。」
王守文一臉無奈,想要再勸謝慎幾句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
書是謝慎寫的,他不過是聯繫了書坊抄謄售賣。如今謝慎已經完稿不想續寫,他也不好相逼。
何況謝慎的理由也站得住腳。府試在即,謝慎作為縣試案首肯定被吳縣令和孔教諭寄予厚望。
對於謝慎來說,當下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府試,這無可厚非。
王守文有些肉疼的嘆息一聲道:「只怕等過上幾月,琅琊真人的名頭便不那麼好使了。」
這一點謝慎當然知道。筆名這種東西本就是需要維護的,長時間不出續作人氣自然會下降。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為了府試他只能將寫書的事情暫且放在一邊。
「守文兄按照我剛剛說的和那馮掌柜說就好。」
見謝慎的態度如此堅決,王守文只好咬了咬牙應了下來。
「對了,守文兄沒有啟程返回餘姚嗎?」
謝慎不想再在這個話題上糾纏,索性話鋒一轉聊到了王守仁身上。
王守文嘆息一聲道:「不知怎的大兄並未上榜,這殿試看來是不能考了。不過他寄回一封家書,說要在京中陪侍家父,之後還要遊學遠行,短時間內怕是不會返回餘姚了。」
謝慎心中也是暗暗嘆息,王守仁這樣的大牛不能參加三月的殿試實在可惜。要想再參加便得等上三年了。
雖然王守仁還很年輕,但三年的時光畢竟磨人,遊學確實是個消磨時光的好辦法。
謝慎思前想後也不覺得王守仁的文章會有問題,那一定是他性格過於剛硬,得罪了人吧。
「對了,會試的主考官李少卿還誇耀大兄天資聰穎,三年後必定能登科呢。」
王守文忽然想起了什麼一拍腦袋朗聲說道。
「李少卿?哪個李少卿?」
謝慎有些發懵,沉聲問道。
他雖然前世學的是明史,但畢竟不可能對每一個官員的生平事跡都做到了如指掌。
王守文對謝慎不知道這位會試主考官顯然很是驚訝。他頓了頓道:「當然是太常寺少卿李賓之李東陽了。他可是神童啊,八歲就入了順天府學,天順八年二甲進士第一,授庶吉士。到了本朝他累遷至太常寺少卿,兼侍講,這次會試的主考官就是他啊。」
李東陽!
謝慎聽到這個名字直是倒吸了一口涼氣。熟讀明史的人對這位閣老都不陌生,作為弘治三名臣之首,李東陽輔佐弘治皇帝中興大明,立下了不少功勞。
最重要的是此人情商極高,故而在後期謝遷,劉健都乞骸骨卸任後,李東陽仍然能夠穩居內閣之中。
算一算李東陽應該是弘治八年入的內閣,如今是弘治六年,只有兩年了啊。
如果能夠抱上這根大腿,今後仕途必定順風順水。不過要搭上李東陽這根線可是不容易。畢竟人家怎麼說也是大理寺少卿,如果不能進入京師備考會試,怕是連李東陽的面都見不到。
哎,為了見見這位大牛求他收自己為學生,謝慎也得好好準備府試院試啊。
進入了縣學並不意味著就可以參加鄉試,還有萬惡的歲試,科試在等著少年。只有科試位列一等二等的生員才有資格參加鄉試。
謝慎心中嘆了一聲,路漫漫兮其修遠兮,雖九死而尤未悔。如果一切順利,等到他考完殿試也已經是十六了。那時是弘治九年,李東陽已經入閣,抱大腿的最佳時期已經過了。
但好在李東陽在整個弘治朝都不是首輔,弘治九年李東陽只是剛剛入閣一年還不是那麼高不可攀,謝慎還有機會!
「慎賢弟,慎賢弟?你怎麼不說話了?」
王守文見謝慎神情嚴峻連忙問道。
此刻進入賢者模式思考如何抱李東陽大腿的謝慎方才神遊回來,苦笑道:「沒什麼,只是覺得這李少卿是一妙人。既然他覺得守仁兄天資聰穎,為何不讓他這次會試就上榜呢。」
王守文翻了一
第三十八章會試考官李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