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安一回頭,就看到薄霧中的視野極限處,有什麼東西動了一下。
他放下水壺,拿起望遠鏡,調整焦距,等視野變得清晰,他看到那東西又動了一下,是一雙靈巧的耳朵。
視線下移,在樹葉的掩映間,他又看到一雙濕潤的眼睛,警惕地向他的方向望過來。
「乖乖……真的把鹿引來了?」理察喃喃說道,敬畏地盯著他腰間的小罐子,「這不科學!」
精靈們也是驚詫莫名,想像不出一個平平無奇的小罐子怎麼有那麼大的魔力。
張子安知道這時候如果再故意隱瞞,估計就要激起民憤了,他把小罐子從腰間解下,放到小溪邊一塊乾淨的石頭上。經過一上午的跋涉,罐子的重量已經輕了很多。
精靈們好奇地圍上去,鼻子靈的湊過鼻子仔細嗅了嗅,疑惑地說道:「怎麼像是……鹽的味道?」
張子安擰開瓶蓋,揭曉謎底。
「沒錯,就是鹽,超市里買的最便宜的食鹽。而這個罐子,也只不過是最普通的調料瓶,瓶蓋的孔擰一下可以出現,再擰一下又被堵上了。」他把瓶蓋翻過來,讓它們看到瓶蓋的內部構造。
就憑一個裝滿食鹽的調料瓶,就能把鹿引過來?
要說這真是阿拉丁神燈,也許大家的接受程度會更高一些……
張子安舉起望遠鏡又看了看,鹿還在那裡。
「這是中國東北一種特有的獵鹿方法,我不清楚其他國家有沒有,但美國起碼沒有,美國人獵鹿一般是為了享受獵鹿的樂趣,用槍打,比較簡單粗暴,但也少了幾分智慧和巧思。」他向精靈們解釋道。
如果說貓是一種粒鹽不沾的生物,那麼鹿就是一種嗜鹽如命的生物,這都是因為它們獨特的生理構造和習性。
貓是純食肉動物,它們吃下去的老鼠等小動物體內就含鹽,而它們本身基本不會因為出汗而損失鹽分,再加上它們的腎臟不擅長排泄鹽,所以不需要額外補充鹽。
鹿是純食草動物,植物里不含鹽,而鹽又是它們賴以為生的必需品,所以就要想盡辦法補充體內的鹽。
沒鹽怎麼辦?就要找鹽。它們不僅逐水草而居,還逐鹽而居。
不止是鹿,山羊、氂牛之類的動物也同樣喜歡吃鹽,只不過鹿是最喜歡吃鹽的,甚至隔著老遠就能聞到鹽的味道,也會隔著老遠不辭辛苦跑去吃鹽。
在養牛場、養鹿場、養羊場工作的人都知道,這些養殖場裡都會放置鹽磚,專門讓牛、鹿、羊用來舔鹽。
張子安的做法很簡單,就是利用了鹿對鹽的痴迷,往調料瓶里裝滿鹽,這種調料瓶是用手拍擊底部時就會從孔里漏出調料,而他把它掛在腰間,隨著他走路的顛簸,不停地有鹽粒從調料瓶中泄漏,泄露的速度很慢,但又能形成一條不間斷的食鹽軌跡。
如果有鹿聞到食鹽的氣味,定然會循著味道找來,一路跟著一路舔地上灑的鹽粒。
鹿在林間的行走速度肯定比張子安要快得多,即使是一邊舔鹽一邊走,也很快就趕上了他。
中國東北的老獵人們在解放前就是用這種辦法獵鹿,當然過去的食鹽很貴,他們捨不得這麼浪費,所以他們會先在林子裡尋找鹽鹼地,然後埋伏在鹽鹼地周圍等鹿來舔食鹽霜,一等可能就要等個兩三天,但是為了一家老小的生存,等待是值得的。
如果在林子裡找不到鹽鹼地,可能就要人為製造鹽鹼地,比如把岩鹽磨碎了灑在一片空地上,然後在必經之路的小徑中埋設陷坑、捕獸夾等陷阱機關。
鹿非常機警,聽力又極端靈敏,往往在一公里之外就能聽到人類走動的聲音並遠遠避開,這就是為什麼國家公園裡的鹿其實不少,但遊客和徒步者卻很難見到的原因。
張子安清楚這次美國之行免不了要跟鹿打交道,但如果連見到鹿都很難的話,又談何調查?
他在網上找了找,發現了這種中國傳統的獵鹿手段,既簡單又高效,即使失敗了也不會損失什麼,於是來到美國之後,在超市里買來食鹽和調料瓶,等飛瑪斯嗅到鹿的味道之後,拿出來嘗試一下,結果還真僥倖成功了。
這個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按理
第1516章 獵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