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首陽山夷齊阻兵,孔宣兵阻金雞嶺
且說眾仙與子牙作別,各回山嶽而去。
子牙同武王、眾將進西岐城。
武王回宮;子牙回帥府;大小眾將俟候三日後,下教場聽點。子牙次日作本謝恩,上殿來見武王。
姜子牙金幞頭、大紅袍、玉帶,將本呈上。只見上大夫散宜生接本,展於御案上。
子牙俯伏奏曰:「姜尚何幸,蒙先王顧聘,未效涓埃之報,又蒙大王拜尚為將,知遇之隆,古今罕及。尚敢不效犬馬之力,以報深恩也!今特表請駕親征,以順天人之願。」
武王曰:「相父此舉,正合天心。」忙覽表:
「大周十三年,孟春月,掃蕩成湯天寶大元帥姜尚言:伏以觀時應變,固天地之氣運;殺伐用張,亦神聖之功化........庶幾天厭其穢,獨夫授首,不獨泄天人之憤,實於湯為有光。臣不勝激切惓望之至!謹具表以聞。」
武王覽完表,問曰:「相父此兵何日起程?」
子牙曰:「老臣操演停當,謹擇吉日,再來請駕起程。」
武王傳左右:「治宴與相父賀喜。」
君臣共飲,子牙謝恩出朝。
次日,子牙下教場看操,過名點將。子牙五更時分至教軍場,升了將台。
軍政司辛甲啟元帥:「放炮豎旗,擂鼓點將。」
子牙暗思:「今人馬有六十萬,須用四個先行方有協助。」
子牙命軍政司:「令南宮适、武吉、木吒、金吒上台來。」辛甲領令,令四將上台打躬。
子牙曰:「吾兵有六十萬,用你四將為先行,掛左、右、前、後印。你等各拈一鬮,自任其事,毋得錯亂。」
令軍政官簪花掛紅,各領印信。
四將飲過酒,謝了元帥.......
之後姜子牙也是各種安排,點將,排陣。
翌日,子牙朝賀武王畢,子牙奏曰:「人馬軍糧皆一應齊備,請大王東行。」
武王問曰:「相父將內事托與何人?」
子牙曰:「上大夫散宜生可任國事,似乎可托。」
武武王退朝,入內宮見太姬,曰:「上啟母后知道:今相父姜尚會諸侯於孟津,孩兒一進五關,觀政於商,即便回來,不敢有乖父訓。」
太姬曰:「姜丞相此行,決無差失。孩兒可一應俱依相父指揮。」吩咐宮中治酒,與武王餞行。
翌日,子牙把六十萬雄師竟出西岐。武王親乘甲馬,率御林軍來至十里亭。
只見眾御弟排下九龍席,與武王、姜元帥餞行。
眾弟進酒武王與子牙用罷,乘吉日良辰起兵。
此正是紂王三十年三月二十四日。起兵點起號炮,兵威甚是雄壯。話說大兵離了西岐,前往燕山,一路而來,三軍歡悅,百倍精神。
行過了燕山,正往首陽山來。
首陽山上卻是碰到了叔夷伯齊二人,這兩人在封神當中或許名氣不大,但在華夏的歷史長河中還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這兩人乃是實打實的愚忠,見到姜子牙和姬發之後,也是二話不說就吵了起來,怒罵姜子牙和姬發不忠不仁不義。
有人想要將這叔夷和伯齊給殺了,不過卻是被姜子牙給阻止了,到底是真仁義還是偽君子,就不知道了。
不過後來這叔夷和伯齊兩人也是硬氣,等到姬發定鼎天下後,整日於山上採薇作歌,不食周朝一粟,最後餓死。
當然最後兩人的靈魂也都是被李明珠接引,轉世之後,亦是收入門下。
卻說姜子牙過了首陽山後,人馬行至金雞嶺。
嶺上有一支人馬,打兩桿大紅旗,駐札嶺上,阻住大兵。
哨馬報至軍前:「啟元帥:金雞嶺有一支人馬阻住,大軍不能前進,請令定奪。」
子牙傳令:「安下行營。」
升帳坐下,著探事軍打探:「是那裡人馬在此處阻軍?」
話猶未了,只見左右來報:「有一將請戰。」
子牙不知是那裡人馬,忙傳令問:「誰人見陣走一遭?」
有左哨先行南宮适上帳應聲曰:「末將願往。」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