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那些扶桑人已經是改了籍貫,也是按照大唐的政策,取了中文名字,穿了漢服,他們的孩子也只能上大唐設立的官辦小學,接受最正統的漢化教育。
哪怕是他們自己也是不把自己當成什麼土著,而是把自己當成了大唐人,千方百計的想要徹底融入到大唐人當中來。
但是在很多大唐人心中,這些改籍的人,還是扶桑人,是異族,只是被帝國征服後,才是成為帝國子民的,打心眼裡都不接受他們。
沒辦法,從古至今,華夏人都是這麼自傲和排外的,想要讓他們接受異族成為自己的一份子,辦法並不多,大體上只有兩條路子:
一個是征服異族後,進行大量的移民,然後用人口優勢融合異族!
另外一個就是異族徹底征服華夏地區,然後主動拋棄自己的文化習俗,把自己當成華夏人,主動融入進去。
而這兩條到最後,其實也可以合併起來說,那就是融合!
翻遍歷史幾千年,華夏地區的對外征服或者是被征服,基本上都是按照這兩個字走的。
而有些異族是想要靠著軍事征服或者其他手段,想要維持在華夏的統治,又想要保持民族的獨立性或者超然性,比如蒙元,又比如滿清,但是到了最後都是被掀翻。
不然的話,基本是不可能接受異族成為自己的一份子的。
而現在嘛,大唐在部分地區所實行的本土化政策,其實也是進階版本的融合政策,依靠自身的龐大人口優勢,然後把他們變成華夏人。
在北海省那邊,本土化政策也是正在穩步進行著,只不過時間還短了點,距離徹底本土化還差了點,所以這才是一直拖著沒放開進出口管制。
但是估計著也用不了幾年了。
相對比南洋各省來說,北海省那邊要方便的多,就和之前的高麗半島一樣,大家都是同屬於華夏文明圈,當地人對華夏文明認同比較深,融合起來要方便的多。
如今的扶桑人,就和當年的高麗人一樣,現在你要說他們是什麼扶桑人,人家能夠操著一口鳥語和你對噴:老子明明就是大唐人,你可不要憑空污人清白!
大唐人這個身份,在當代來說,還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比後世的美國人強多了!
不知道多少異族人,想要入籍大唐,成為大唐子民而不得呢。
很多人不能成為大唐子民,就是想辦法成為暫住民,領取一張暫住證。
如今在大唐很多殖民地里工作的異族人,尤其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印度人、西亞人等等,都是拿了暫住證的,更多人都是為了這個暫住證而想盡辦法。
如今的大唐暫住證還是很搶手的。
但是辦法卻是不多,最具備可行性的就是通過婚姻以及父母投靠獲得暫住證。
具體下來就是異族女性如果嫁給了大唐人,那麼該異族女子能夠獲得暫住證,一定能年限後就可以申請獲得大唐國籍,成為帝國子民後,她就能夠把父母也接過來,以父母投靠的方式幫助父母獲得暫住證。
很多異族女子,費盡心思都是想要嫁給一個大唐人,然後成為大唐的暫住民,乃至最後成為大唐子民,然後幫助父母獲得暫住證。
至於異族男性是別指望了,就算找了個大唐女子結婚,但是大唐女子一旦嫁給了異族人,那麼就會自動失去了大唐國籍。
畢竟現在是父系社會,血脈的傳承是以父係為標準,再加上大唐的社會風氣也不允許。
同時該項政策,只在若干特定地區,針對特定族群開放,部分地區的異族是無法獲得這個政策的。
這個倒不是李軒從後世帶過來的偏見,而是這個時代的華夏人就這吊樣!
基於對自身文化的自傲,華夏人幾千年來都是把其他人當成了蠻夷或者是野人!
文化和審美觀雙重影響下,大唐人對很多異族也是非常排斥的。
如今能夠接受的異族,其實並不多。
目前來說,能夠完全接受的,也只有相貌類似、文化受到己方比較大影響的異族,比如扶桑人,高麗人。
這也是上述兩地本土化能夠這麼快的緣故,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