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完秦兵的狀況後,李定國和李來亨又簡要介紹了敵人的情況。原來這兩員大將都是有心人,看出朱由檢對作戰計劃很動心後,就各自提前派出偵察兵,冒充走私的商人,到包克圖做了一番偵察。兩方的情況互相印證,就可大略掌握蒙古人的兵力分布了。
原來鄂爾多斯部內部又分為六旗,每旗約有兩千戶,共約一萬餘戶;每戶的青壯年男子少則一人,多則三四人。蒙古人是「馬背上的民族」,每個成年男子都是戰士,因此共有二萬左右騎兵,剩下的就是老弱婦孺了。其中他們的酋長帖木爾自轄達拉特旗,號稱「青山汗」,就在包克圖一帶遊牧。其餘五旗則以包克圖為中心,或近或遠地分布著。
說起來,鄂爾多斯部的兵力與秦兵也不相上下。但自從隆慶年間「俺答封貢」後,西北邊境相對較為穩定,鄂爾多斯部已經數十年沒經歷過大的戰爭,族人較為懶散,整日沉迷於美酒婦人,戰鬥力大打折扣。
不過現在已經入秋,隨著天氣轉涼,蒙古草原上的其他部落會逐漸向南遷徙。這些部落儘管平時為爭奪草場,偶爾也會有衝突,但面對漢人,總是一致對外。如果等到那些部落趕到河套地區,那可就比較麻煩了。
了解了所有相關情況後,朱由檢終於下定決心,事不宜遲,立即展開復套作戰。在他看來,不管是哪個部落,總歸都是蒙古人;只要是蒙古人,就是大明、也是他朱由檢的仇敵。此番復套作戰,不但是為了收復失地,為千千萬萬被蒙古人殘殺的漢人百姓報仇,也是為了告慰李崇瑤的在天之靈!
復套作戰計劃基本採取李定國的方案。整個行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少量兵力突襲包克圖,將長期在那裡設集市做生意的蒙古人全部殲滅,並迅速建立防禦工事;第二階段是用這少量兵力吸引鄂爾多斯部的大部兵力來圍攻,並且死死地拖住他們;第三階段則是以主力騎兵部隊對敵軍進行反包圍,裡應外合一舉殲滅之。
這個作戰計劃雖然構想巧妙,但實施起來難度也很大,每個階段都面臨不同的困難,而最困難也是最關鍵的就是第二階段。其難度在於,在這個階段不能投入兵力太多,否則以蒙古人的狡猾程度,很可能會放棄包克圖北遁入茫茫草原,那就無法實現全部落殲滅的作戰意圖。
但兵力太少,又有被敵人一口吃掉的危險。尤其是包克圖地勢平坦,無險可守,當蒙古人的上萬大軍發起衝鋒時,如果與之硬拼,即使是秦兵的主力部隊也難有勝算。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以配備火器的步兵和車兵為主,構築臨時工事,用陣地戰抵禦蒙古人,使敵人失去騎兵的傳統優勢,就成了朱由檢惟一的選擇。在這方面,第一團無疑沾了很大的光,他們不但火器裝備最好,新加入秦兵的五百戚家軍也暫時劃歸一團,那數十輛戰車和幾十門小型佛朗機炮可是陣地戰的利器。
因此在經過反覆討論之後,朱由檢做出決定:以解勝的第一團兩個步兵營、一個車兵營、一個工兵營、外加五百戚家軍,和李定國的第二團一個步兵營、一個車兵營,共約三千兵力,承擔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作戰任務。
而四個團的所有騎兵營、偵察營共約五千兵力,隱匿在包克圖以南的沙漠中,負責決定性的第三階段作戰。解勇的第五團則抽出騎兵和偵察兵做為預備隊,一旦戰事不利,負責接應主力撤出戰鬥。
由於兵力一分為二,在誰擔任戰場最高指揮官的問題上,又發生了激烈的爭執。朱由檢本來打算親臨包克圖指揮作戰,但所有將領一致堅決反對,理由是戰場太過危險,尤其是還要故意被圍困一段時間,秦王一旦有個閃失,那一切都失去意義了。
朱由檢拗不過眾將,也只得退而求其次,跟隨騎兵部隊參加第三階段的戰鬥。這回誰再攔也不管用了,如此重大艱險的作戰,朱由檢不可能縮在大後方。這個時代又沒有電報電話,根本無法遙控,朱由檢做為全軍主帥,必須親臨一線掌握敵情。而且他對整個部隊的士氣激勵作用,也是任何人無法代替的。
接下來郝永忠和李來亨又想搶著去參加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作戰。因為他們心裡很清楚,相對於圖窮匕現的第三階段,被敵軍重重包圍的第二階段更為危險。這麼艱巨的任務,他們可不想推給戰友,都想把指揮權搶過來,自己去面對蒙古人的瘋狂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