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楊漣這廝,著實可惡!他竟敢污衊奴才與奉聖夫人,說皇后小產是我們兩個人的陰謀。這真是天大的冤枉!這等奸佞小人,萬歲何不下旨將他下獄,嚴加審問!」
魏忠賢趁熱打鐵,狠狠地反咬楊漣一口。
朱由檢倒挺佩服魏忠賢的智商。其實楊漣參魏忠賢的這二十四條大罪,總結起來無非三條:一是任用小人,貶斥君子,二是恣意妄為,擾亂朝綱;三是干預內廷,圖謀不軌。
問題是這官員的任免,對天啟來說根本就無所謂,只要當官的不找皇帝的麻煩,不影響他每天做木匠就好,管他是君子還是小人。所以這些所謂的「大罪」,在天啟看來,無非是政見不同的派系之間的互相攻訐而已。你咬我我咬你,咬來咬去,說到底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這種情況,天啟見得多了,也早就習以為常。
至於恣意妄為,貪贓枉法,天啟就更不在乎了。想讓人幹活,就得給好處。一點好處也沒有,誰肯替你賣命?別說魏忠賢了,滿朝文武官員,又有哪個是屁股底下乾乾淨淨的?
再者說了,正因為做官的有這些把柄攥在皇帝手裡,他們才知道畏懼皇帝,才肯惟皇命是聽。若一個個都清如水明如鏡,皇帝拿他們一點轍也沒有,又如何駕馭臣下?所以這方面的「大罪」,也難以改變天啟對魏忠賢的寵信。
真正有殺傷力的,要數第三條「大罪」了,也就是干預內廷,圖謀不軌。可是偏偏在這最關鍵的地方,楊漣的奏章卻基本上是捕風捉影,缺乏令人信服的真憑實據。
當然,這也怪不得楊漣,本來魏忠賢做的這些事,都是見不得光的,自然要掩人耳目。魏忠賢為人又極為狠辣,完事之後往往殺人滅口,太醫賈用即是一例。在這種情況下,楊漣能打探到那麼多小道消息,已經很不容易了。
只是這樣一來,人證物證一樣也沒有,想憑三言兩語擊倒魏忠賢,也就無異於痴人說夢了。
眼下,既然魏忠賢安然無恙,那楊漣可就要倒大霉了。這二十四條大罪,可謂是刀刀見血的凌厲殺招,在必欲置魏忠賢於死地的同時,也沒有給自己留下任何迴旋的餘地。只要魏忠賢不死,楊漣就斷無生理。
朱由檢不由得心中暗嘆:俗話說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此話一點不假。不管楊漣對自己如何疾言厲色,他到底還是一個忠臣。在魏忠賢權勢滔天的今天,敢於奮不顧身地彈劾這位九千歲,這本身就證明楊漣是一個極其勇敢的人。
只可惜,勇敢是勇敢了,卻缺乏謀略,就好比一個人把腦袋塞到老虎嘴裡大喊:「看我不把你的牙咯掉!」後果可想而知。
出乎意料的是,天啟這次卻並沒有聽魏忠賢的,而是一臉壞笑地說道:「忠賢吶,你又不是不知道,楊漣他們這些讀書人一點也不好玩,年齡又老,腦筋又死得很,動不動就聖人如何如何,朕都快被他們煩死了。但是呢,他是先帝的顧命大臣,在朝廷中德高望重,不宜輕動啊。既然他願意罵,你就讓他罵兩句又何妨,反正也傷不了你一根毫毛。他都那麼大歲數了,再熬幾年就要致仕,你又何必與他一般見識呢。」
魏忠賢本想像以前一樣,先讓奉聖夫人以肉彈開道,再趁天啟陷入溫柔鄉中,大腦一片混亂之際,討個皇命,名正言順地將敢於反對自己的政敵一腳踩死。孰料,這次卻碰了個軟釘子。
他深知天啟的脾氣稟性,別看他似乎玩世不恭,耽於玩樂,基本上不怎麼管事。但真是他決定了的事,誰要是敢違抗,那就是死路一條。
而且,在有一件事上楊漣真的冤枉了魏忠賢,那就是借魏忠賢一萬個膽子,他也不敢假傳聖旨。別看魏忠賢手握批紅大權,天啟對他的一舉一動,其實清清楚楚,只不過是不言不語,冷眼旁觀而已。
矯詔將楊漣下獄?這種念頭確實曾經在魏忠賢腦海中閃現過,但是由此產生的後果,卻讓他不寒而慄,再也不敢深想下去。現在還沒到魚死網破的時候,此舉萬萬不可!
因此魏忠賢也不敢再多說什麼,哭哭啼啼地謝了恩,心有不甘地離開了漱芳齋。
望著魏忠賢遠去的身影,天啟大笑著對朱由檢道:「五弟,你看魏忠賢都那麼大把年紀了,還像個小孩子一樣,哭得鼻涕都快流到嘴裡去了,實在是太可笑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