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愕然相顧,見竟是那老尼姑飄然而至。太后忙雙掌合十道:「師父!」
那老尼姑也不理朱由檢與蕊兒,只對太后諄諄地道:「你完全錯了。佛門不是逃避現實的地方,苦修也不是為了懲罰自己。你若塵緣未盡,就是每日叩首千遍也難除心魔。看來這裡不是你的歸宿,你還是跟著二位施主回宮,做你應該做的事去吧。」
太后剛才還十分倔強,現在被老尼姑這幾句點撥,卻怔了半晌,又抽泣著道:「師父,您不要徒兒了?徒兒這幾日聽師父教誨,受益頗多,還望師父大發慈悲,…」
「你我或許有緣,卻不在此時。」老尼姑淡淡地打斷太后道,「佛法無邊,卻只度有緣之人。也許有朝一日,貧僧自會去找你,現在我卻要收回你的法號。太后,還請回宮吧。」
朱由檢這時候就差跪下管這老尼姑叫奶奶了,趕緊連珠炮般地道:「是啊太后,大明臣民不能沒有你,朕還有多少事仰仗太后呢!別的不說,這冊封皇后、貴妃之禮,若缺了太后主持,也顯得不名正言順不是?朕自幼沒讀過多少書,後來又當藩王,現在乍登帝位,朝政多有為難之處,也需太后鼎力相助。太后放心,你要想禮佛,咱們在宮中多造佛堂,你想什麼時候拜就什麼時候拜!包括這位住持師太,都可以請到宮中去宣講佛法。對了,還沒請教師太法號?」
老尼姑見朱由檢自承皇帝身份,倒也十分平靜,只雙掌合十微微一揖道:「貧僧法號夢遺。」
「什麼?!」朱由檢差點沒笑噴,細問之下,原來是「夢宜」二字。不過他現在可不敢得罪這位師太,而是一再表示要多向潭柘寺布施,甚至花巨資擴大寺廟規模都可以,只求能把太后給勸回去。
在夢宜師太、朱由檢和蕊兒的反覆勸說下,張太后終於紅著臉道:「既然師父不肯收留,弟子只能暫回宮中。不過弟子還會時時來叩拜師父,求您為弟子指點迷津。」
「那必須的,到時候朕親自護送太后來!」朱由檢長出了一口氣,連聲催道,「蕊兒,快奉太后回宮!」
朱由檢這次出宮,既接回了皇后蕊兒和德妃包玉憐,又隆重禮遇了東林六君子,還巧遇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三大才子,最後還把太后迎回紫禁城,可謂是功德圓滿,皆大歡喜。
不過太后說什麼也不肯在坤寧宮中居住了,一定要給蕊兒騰出來。朱由檢怕她又鑽牛角尖,只得同意,並任太后在宮中挑選居所。
紫禁城號稱有房間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當然誰也沒有具體統計過,總之樓台殿宇不計其數。但是太后不願意與萬曆、泰昌、天啟三位先帝的妃子們擠在一起,只想找個清靜之所。最後她選中了紫禁城西北角的建福宮,這裡有四進狹長院落,院內有花園、水榭和涼亭,確實是個曲徑通幽之處。雖然這裡偏處一角,離朱由檢和蕊兒的寢宮都夠遠,但朱由檢也只得由著她了。
接下來就是一件大事:熹宗皇帝的出殯大禮。在二月初二日,也就是天啟駕崩的第二十七日,喪禮極其隆重地舉行。
之前三天,熹宗的梓宮,也就是盛斂天啟遺體的巨大棺槨已經重新放置在乾清宮內。這天卯時,宮中全體成員披麻戴孝,在皇帝朱由檢的帶領下,至靈前痛哭致祭。
朱由檢跪在靈前,望著梓宮前「大行皇帝之位」的神牌,眼前又浮現出天啟的音容笑貌。暗想自己這個哥哥做皇帝雖然荒唐,但「獨於兄弟夫婦間不薄」。若沒有天啟的一意維護,恐怕自己也早讓魏忠賢給害死了。甚至在王恭廠大爆炸之時,天啟以帝王之尊,還用身體保護自己,那時候他肯定沒想到皇帝的身份,而只想保護自己的弟弟!
想到此處,朱由檢不禁悲從中來,伏地大慟,眾人含淚再三勸阻方止。之後則是在京文武百官哭靈,這些人中不乏與朱由檢一樣真心哀痛的,甚至楊漣與左光斗也不顧殘軀讓人抬來,在靈前放聲痛哭,腦門都磕出血來。
不過大多數官員則是應付差事,雖然嚎哭的嗓門一個比一個大,卻是「哭泣無涕,中心不戚」,說白了就是乾打雷不下雨。這倒也很正常,這些官員們對天啟本來就沒什麼好感,頂多是對皇權有些敬畏,即所謂「伴君如伴虎」罷了。正如陶潛詩中所言「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官員們當然不敢當眾放肆,但私下裡不遵守朝廷的服喪規定,
第七百七十四章 送別熹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