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是與郝永忠的一萬騎兵一同到達東平府的。▲∴頂▲∴點▲∴小▲∴說,加上此前已經抵達的李來亨部五千騎兵,以及盧象升的五千天雄軍,東平府這座彈丸之城周圍聚集了兩萬大軍,戰馬嘶鳴之聲終日不絕於耳。
但是朱由檢並不急於繼續進兵。除了是在按照事先商定好的絕密計劃,引誘叛軍主力在鄭州一帶與官軍對峙,為偷襲洛陽創造機會以外,兩個實際困難也在制約著大軍的行動。
首先,現在正是隆冬時節,時不時就會來場雪,本來就破損不堪的官道在被冰雪覆蓋之後,變得更加難行。雖然有兩萬騎兵,但是朱由檢並不打算在陣地戰中消耗他們,而是希望後軍,也就是孟拱的五千步兵做為主攻部隊。
可是由於路況的原因,再加上火器部隊所需的輜重要遠遠超過騎兵,現在孟拱的部隊才只行進到真定府,至少還需要兩天才能到廣平府,開到黃河北岸的時間就更長了,朱由檢也只能焦急等待。
第二,大軍面臨的最大實際困難就是缺乏糧草。經歷了京師保衛戰之後,北直隸地區無論是官府還是民間,存糧都大幅減少,朝廷又不得不負擔家園被毀的數十萬難民的飲食,因此糧食已經極度匱乏,根本撥不出多餘的糧食。
但是與叛軍作戰,尤其是與流賊作戰,又是一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如果軍中無糧,簡直一天也維持不下去。因此朱由檢這些天來絞盡腦汁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能籌措到足夠的糧草。
在冥思苦想之後,他終於想出了「借糧」這個方法。這個法子還是他參考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向民間借糧的歷史事實而想出來的。這個法子有幾個明顯的好處:
第一,解決了糧食的來源問題。過去軍糧的正常來源無非有二,一是戶部從後方運輸,二是從當地官府糧庫中調用。可是現在無論是哪裡,糧庫都是空的,根本無糧可調,所以也只能把目光投向民間,活人總不能讓尿憋死吧。
第二,是借糧而非強征。過去官軍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曾向民間征糧,但是均為強征,換句話說就是白占了,老百姓得不到任何補償。雖說是不得已而為之,但畢竟損害了百姓的利益,容易引發民怨。現在改為借糧,既然是借,那早晚還是要還的,百姓相對比較容易接受。
第三,是軍隊直接向民間借糧,而不是讓地方官府再過一手。過去也發生過這種情況:官府以為官軍籌措糧餉為藉口,在鄉間橫徵暴斂,徵得的糧餉卻只有一部分用於軍中,剩下的都讓下面那起胥吏貪污了。天啟年間因為加征「三餉」,就發生過不少這樣的事,極易激起民變,現在的流賊有不少就是那時候開始造反的。而官軍直接借糧,這幫胥吏無法參與,也就減少了舞弊的機會。
第四,借糧的主要對象是那些富紳大戶,而非窮苦百姓。朱由檢深知普通農戶由於土地兼併和承擔徭役等問題,負擔已經很重,再加上縉紳是免於納糧的,如果向收取田賦那樣借糧,普通農戶和佃戶的負擔就會更重,而那些大戶則會千方百計設法逃避,不但借不到多少糧食,反而會引發更嚴重的問題。
所以朱由檢把借糧對象限定為那些官紳、地主、富商,你們不是不用納糧麼?沒關係,也不讓你們納糧,借糧總可以吧?但是找你借你就得借,不借不行,由軍隊執行,沒有任何通融的餘地。
但是朱由檢也預料到,這麼做肯定會引起富紳階層的極大不滿。為了不激化矛盾,團結一切儘量可以團結的力量,儘快平定叛亂,穩定中原局勢,朱由檢還是採取了幾條必要的措施。
首先,不是軍中誰都有權力借糧的。朱由檢把這個權力僅僅賦予盧象升一人,所有的借糧行為必須由他經手。再加上一式四份的借據,使借糧儘量規範,出借者什麼時間借了多少糧一清二楚,只要大明不亡國,永遠有據可查。
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讓借糧者吃了定心丸,而且也避免了借據滅失、經手人太多導致的混亂,以及別有用心者偽造借據冒領糧食的問題。當然如此一來,盧象升就辛苦多了,他每天都不得不馬不停蹄地穿梭於各府縣、村鎮之間,直到深夜才能回營。
第二,借糧或是借餉不白借,是有利息的。雖然並未規定何時償還,但是隔的時間越長,利息就越多。如此一來,那些大戶等於是拿這些糧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