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攻擊失敗造成的大量「傷而不亡」,雖然讓皇太極暗吃一驚,但並沒有動搖他攻城的決心。他認為明軍之所以能射擊如此精準,是因為投入進攻的兵力太少了,負責對射的弓箭手沒有給攻城的步軍以足夠的掩護。
另外皇太極也從敗兵的口中得知了城牆前的那道工事。這一點他倒並未太在意,因為以往攻城,這個位置應該是護城河,造成的麻煩可能還會更大一些。
所以很快皇太極就準備發動第二波攻擊。當然他也非常狡猾,隱約能猜到明軍可能是有所保留,所以這波攻擊仍是試探性的,最精銳的女真戰士他仍捨不得使用。但在投入兵力方面,還是比第一波攻擊大為加強。
首先,他動用了五輛楯車和三輛鐵裹車。雖然這些攻城器械都是在通州臨時趕製的,但因構造簡單,還是足以用於實戰。
其次,直接負責攻城的漢軍旗士卒由三千人增加到六千人。此次入關作戰,漢軍旗共來了三萬人,每旗三四千人,這六千人已經是正黃旗和鑲黃旗兩旗的總兵力了。正黃旗仍由統領佟養真率領,鑲黃旗則由另一名漢奸將領石廷柱指揮。
這兩人均是滿門漢奸。滿清八旗有「八大姓」,即在軍中地位顯赫的八個姓氏,分別是佟佳氏、馬佳氏、瓜爾佳氏、齊佳氏、索綽羅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鈕鈷祿氏。這八姓人口眾多,實力強大,又相互結為姻親,在八旗體系中很有地位,即是皇太極和各旗旗主,也都對他們高看一眼。
而不少漢奸們投降滿清以後,也依樣畫葫蘆搞了個「漢軍八大姓」,佟姓和石姓均位列其中。這兩姓既有「合作」又有「競爭」,平時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到了戰場上卻是各自爭功邀寵。
皇太極為刺激手下更加為自己賣命,最近還推出一項「抬旗」政策,即功勳卓著者,漢軍可以抬入滿清下五旗,滿清下五旗可以抬入上三旗。漢人抬入旗籍,就等於和滿人有了一樣的身份,算是「翻身做主人」了,因此這些漢奸們無不趨之若鶩。
佟養真和石廷柱這兩個傢伙,最近正在為誰能先抬入旗籍而明爭暗鬥。剛才佟養真搶得第一波攻擊的「頭彩」,石廷柱心中自是頗為不忿;可轉眼間漢軍正黃旗大敗而回,石廷柱又暗自竊喜,心道別看你佟養真善於溜須拍馬,這可是戰場,戰功須得真刀真槍拼出來!
現在皇太極命漢軍正黃旗和鑲黃旗同時出陣,也有讓佟石二人競爭之意。這兩條滿清的鷹犬立時打起精神,揮舞著明晃晃的刀劍,嚴令手下士卒一會兒要捨命進攻,膽敢後退者格殺勿論。
除了這六千人外,為了進一步增強攻擊力,皇太極還派出蒙古鑲黃旗。蒙古八旗全是騎兵,此次入關共有二萬人馬,平均每旗兩千多。雖然他們的戰鬥力比不上滿清八旗,但遠遠超過漢軍旗,尤其是單兵騎射水平,與女真人幾乎相差無幾。
皇太極對這一波攻擊的具體戰術部署是:做為炮灰的漢軍旗推著楯車先上,弓箭手藏身於楯車之後,壓制住城頭的明軍火力;其餘漢軍仍然蟻附攻城,並用鐵裹車衝擊城門。當然為了對付城牆前的那道工事,這些士卒要每人負土一袋,到地方就用土掩埋射擊孔。
而跟在後面的蒙古人,則騎馬在距城牆五六十步以外對城頭放箭。因為蒙古人體力強健,即使比漢軍旗距離遠,攻擊力卻毫不遜色。萬一撞開城門,這些騎兵就直衝入城,滿清八旗再發動總攻。
隨著刺耳的號角聲響徹大地,清軍的第二波進攻開始了。漢軍旗的士卒推著五輛龐大的楯車緩緩前進,其餘士卒則儘量散開,形成一個寬大的正面,吶喊著向太平門撲來。俗話說得好,人上一萬,無邊無沿,近萬名清軍同時攻城,聲勢果然浩大,把剛剛上城樓勸朱由檢回天壇的首輔韓爌和閣臣錢龍錫、李標都嚇得臉色蒼白。
朱由檢卻對三人若無其事地笑道:「卿等勿憂,這仍是韃子的試探性進攻。看見他們的旗幟沒有?這是漢軍正黃旗、鑲黃旗和蒙古鑲黃旗,仍然沒有真正的韃子,無非是虛張聲勢而已。三位且放寬心在此觀戰,解勝,你給三位閣臣說說如何應戰。」
解勝忙應道:「遵旨!幾位大人,此次韃子雖仍是佯攻,但投入兵力近萬人,亦不可輕敵。末將準備執行二號作戰方案,請聖上批准!」
「在這裡你是主將,下令即可。」朱由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