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崛起之第三帝國 > 第455章 先美國,後蘇聯

第455章 先美國,後蘇聯

    「只有伊朗南部的石油產區不給蘇聯嗎?」阿道夫.希特勒很快聽出了赫斯曼的話外之音,他問:「難道我們要把伊朗的其他地盤,還有阿富汗和印度統統都交給布爾什維克?」

    「領袖,這是蘇聯加入我們一邊參加世界大戰的條件,我們不能什麼都不給。」赫斯曼解釋說,「不過目前史達林是不會加入的,他一定還想繼續觀望。否則他就不會提出我們絕對無法接受的條件」

    「他根本就不想和我們一起攻打英美!」阿道夫.希特勒打斷道,「我很清楚他的想法,他想讓我們去和英美拼個魚死網破,然後趁著我們筋疲力盡的時候搞突然襲擊,把一切都拿到手裡!」

    希特勒或許沒有猜錯!赫斯曼心想:德國和蘇聯靠得太近了,從地政治的角度來說,這樣兩個強大而又互相接壤的國家很難成為朋友,除非有共同的強敵。在之前的二十多年中,蘇德兩國都被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敵視,所以才有那麼長時間的合作和蜜月期。

    但是隨著德國在西線戰役和地中海戰役中的勝利,協約國集團已經土崩瓦解,法國眼看就要完全屈服於德國,大英帝國也岌岌可危。既然造成蘇德團結的因素已經不復存在,那麼蘇德反目也就是時間問題了。

    不過蘇德反目的時間早晚,對德國而言卻是有決定性意義的。如果能把蘇德之間的和平維持到德國擁有核武器之後,德國自然就穩操勝券了。

    如果不能拖那麼久,那麼至少也應該拖到德國把中東這塊大蛋糕吞下去之後。有了中東豐富的石油資源,歐洲的龐大工業潛力才能徹底發揮出來。這樣德國才能在未來和美國、蘇聯的對抗中立於不敗。


    「領袖,正因為蘇聯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潛在敵人,」赫斯曼斟酌著用詞,緩緩地說,「我們現在更應該設法安撫,儘可能推遲戰爭的爆發。因為我們需要時間去瓦解大英帝國,並且消化我們從戰場上得到的戰利品。而未來和美國、蘇聯的戰爭能否取勝,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能將歐洲的工業和人口優勢發揮到多大,而這又取決於我們能從中東、非洲和印度取得多少資源。所以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繼續瓦解大英帝國,然後將原本屬於大英帝國的資源豐富的地盤吞下去再消化掉,在這個過程中應該避免和蘇聯爆發大規模戰爭。」

    說到這裡,赫斯曼衝著另外一個「親蘇派」的大頭目施萊徹爾元帥打了個眼色。

    施萊徹爾分管的是軍政,而戰爭動員也是軍政工作的一部分。作為魯登道夫的「總體戰」理論的信奉者,施萊徹爾很清楚目前歐洲共同體的經濟未完全轉入戰時,就連德國自身的工業潛力都沒有完全發揮出來。而限制德國和歐共體發揮工業潛能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原材料,特別是缺乏石油。

    因為現在是機械化戰爭的時代了,如果沒有足夠的石油,德國即使生產出幾倍的坦克、飛機也無法開動。

    而且德國現在正在努力擴張海軍和空軍規模,這又需要耗費大量的燃油海軍的軍艦都是油老虎,訓練和出動都必須燒掉海量的石油。如果德國要維持一支規模超過於日本聯合艦隊的歐洲聯合艦隊,就要預備每年拿出幾百萬噸石油供給艦隊。

    而空軍飛行員的技術也都是用航空煤油餵出來的,根據德國統帥部的計劃,從1942年開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常用飛機的規模每個月都要增加300架,到42年底德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常用飛機規模將突破10000架。而常用飛機數量的增加並不是多造點飛機就了,所謂「常用飛機」其實是一個作戰單位的概念,而一架常用飛機的背後絕不是只有一架飛機,而是有可以支持一架飛機升空作戰的各種要素。

    其中最關鍵的不是飛機而是飛行員,按照德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規定,每個航空團的飛行員指駕駛員數量應該是常用飛機數量的1.5倍。也就是說有10名可以作戰的飛行員,同時就有5名正在訓練大隊接受訓練或充當教官或者正在休假養傷的飛行員。

    也就是說如果德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常用飛機規模要突破10000架,起碼就有15000名飛行員,而且這還不包括在各個飛行訓練學校裡面參加訓練或充當教官的人員。考慮到目前德國飛行員的訓練要求非常嚴格,訓練的時間也很長。10000架常



  
大羅羅推薦:  搶救大明朝  天下豪商  活埋大清朝  大宋有種  鐵血大民國  大清要完  穿越漢獻帝:丞相,朕真不會法術  
隨機推薦:  韓娛之崛起  特拉福買家俱樂部  天唐錦繡  坐忘長生  網遊之王者再戰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崛起之第三帝國"
360搜"崛起之第三帝國"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