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一個小校恭聲指引,請高澄和劉備落座,他們兩人的作為位於最後方,高澄和劉備並沒有表現出憤怒,而是十分平靜的坐下。
在前來會盟之前,高澄已經預料到了這些人的態度,對此毫不在意。他來會盟主要是為了求名,只要展現出自己的實力,讓天下的名士賢才知道他就達到了目的。
坐下之後,高澄這才有時間觀察大帳內的眾人,這些諸侯每個人都有著不小的勢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孫堅、公孫瓚兩人。不過公孫瓚前來會盟,並未率領太多士卒,所以聲勢稍微遜色一些。
「十八路諸侯,其中的核心,就是袁紹、袁術、韓馥、孔伷、劉岱、曹操還有陶謙七個人!袁紹袁術暫且不說,曹操是檄文的發布者,地位有些超然。而韓馥、孔伷、劉岱、陶謙分別是豫、兗、冀、徐四州之長。官職最高!」
高澄心中念頭飛快的轉動,理順這些諸侯的關係。「其中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名義上都歸兗州刺史劉岱統御。劉岱一個人,就相當於五個諸侯聯合!」
不過占據帝鄉南陽郡的袁術、冀州牧韓馥以及袁紹的名聲,都在劉岱之上,尤其是山陽太守袁遺還是袁紹的從兄。汝南袁氏的門生故吏遍布天下,連韓馥都是袁氏舉薦而發跡。所以袁紹才能高居首位。
除了劉岱名下的四個太守外,長沙太守孫堅為了得到糧草還有器械的支持,投靠了南陽太守袁術。廣陵太守張超歸陶謙管轄。
剩下的北海太守孔融、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揚則不偏不倚,屬於中立派,誰也不得罪。所以十八路諸侯的地位排列下來,袁紹第一、袁術第二、韓馥第三、劉岱第四。曹操和孔伷、陶謙依次排列。
至於高澄這個廬江太守,屬於揚州管轄,和這些關東諸侯隱隱有著隔閡,被下意識的排擠到了末尾。
高澄心中正思索著,突然感應到一道目光傳來,他微微抬頭順著目光的方向看去,只見冀州牧韓馥的身後,有著兩為身穿精甲的大將。其中一人相貌英武,年齡約莫在二三十歲左右,正在打量著他。
看到對方注意到自己後,這個英武大將還露出一絲笑意,對著高澄點頭示意。
坐在高澄上方的是北海太守孔融,他氣度儒雅,讓人一見就有好感。高澄低聲問道:「文舉公,在下想請教一下,韓公背後的大將,不知是何來歷?」
孔融乃是儒家孔氏嫡傳,早已將儒家的功法修煉到高深境界,他能夠感應到高澄同樣有著強大的煉魂修為,心中對他不敢小看。
聽到高澄請教,孔融也沒有自持身份,低聲的回答道:「他是韓文節麾下大將高覽,另外一人是冀州上將潘鳳,據說都有萬夫不當之勇。」
高覽?高澄心中一震,原來是渤海高氏的嫡系子弟到了。自己在廬江的事情,應該早已被渤海高氏打探到。怪不得表現出這種態度。
高澄這時候身居廬江太守的官位,身為酸棗會盟的諸侯之一,地位早已超出了渤海高氏的限制。當年渤海高氏的先祖,也不過是一個太守而已。
高澄占據廬江,已經有了成為州郡世家名門的底蘊,所以無論是渤海高氏,還是高覽這個嫡系子弟,都不敢對高澄這個分支子弟有絲毫的小看。
韓馥似乎注意到高覽的動作,側身低聲的詢問,高覽也沒有隱瞞,將高澄的身份說了出來。韓馥神色恍然,原來高澄是渤海高氏的分支子弟。也算是出身冀州。
想到這裡,他頓時對高澄另眼相看,隱隱將對方看做自己麾下。端起酒樽,遙遙的對高澄舉杯示意。
這時候大帳中的諸侯已經開始商議進兵的策略,其中河內太守王匡曾和袁紹一起攻入皇宮斬殺張讓,屬於袁紹麾下勢力。
他精修儒家功法,已經達到了超凡層次,看到眾人議論紛紛,不禁目光一掃,直接站出來說道:「諸位,大家會盟聯手攻打董卓,必須有一位盟主主持大局,約束兵馬,如此才能凝聚數百萬大軍的力量……」
眾人都明白王匡站出來的意思,下意識的看了袁紹一眼,眼下除了袁紹之外,還真的沒有人有資格擔任諸侯盟主。
曹操早有計較,當即出來說道:「本初誅殺張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