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都市小說 > 工業之動力帝國 > 第246章 敗家的廣告

第246章 敗家的廣告

    對於低溫物理或電磁領域的業內人士來說,電磁炮從來都不是高不可攀神秘的產物。

    十九世紀初期,挪威人就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概念性的電磁炮模型,在如火如荼的二戰時期,第三帝國、日本軍部、美國國家實驗室都對電磁炮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期待其能成為劃時代的武器,從而改變戰爭的進程。

    不過受限於當時的冶金、數學、工程技術水準的制約,電磁炮在實用性方面的進展幾乎停滯不前,除了理論上的美好希望之外,在工程應用上近乎在永夜的黑暗中徘徊,絲毫看不出任何可以突破的跡象。

    二戰結束之後,認識到目前人類科技絕對無法解決穩定的瞬時巨大能源供應、小型化、散熱等技術關卡之後,世界各國近乎放棄了電磁炮的發展,轉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超導技術上,期望從這裡獲得突破,進而解決電磁炮技術實用化的難關。

    畢竟,從人類已知的科學上推斷,除了超導系統沒有其他方式可以滿足電磁炮在小型化、瞬時能源巨大化等多方面要求。

    雖然全世界的科學家在超導材料上投入了無數的精力和金錢,但從二戰至八十年代中期,突破性的進展完全沒有,科學界依舊在原來的圈子裡轉悠,直到1986年,瑞士蘇黎世IBM公司的柏諾茲和繆勒才為超導材料界帶來了一線曙光。

    兩人在實驗時沒有從常見的金屬合金體系中去尋找更高轉變溫度的超導體,而是選擇從一般認為導電性不好的陶瓷材料中去探索超導電性,結果他們在La-Ba-Cu-O體系中首次發現了可能存在超導電性,其Tc(進入超導狀態的轉變溫度)高達35K。


    這一發現引發了世界範圍高溫超導研究的熱潮,隨後上演了一場空前激烈的刷新Tc記錄的爭奪戰。在某人被扔進這個時空之前,美國休斯頓大學的朱經武、吳茂昆研究組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趙忠賢研究團隊,分別發現在YBa2Cu3O6+的體系中存在90K以上的Tc,

    至此超導研究首次成功突破了液氮溫區(液氮的沸點為77K),使得超導的大規模研究和應用成為可能。之後,在1988年盛正直等人更是在Tl-Ba-Ca-Cu-O體系中發現Tc=125K的化合物,把高溫超導材料的轉變溫度提升至新的高峰。

    在高溫超導材料發現之前,近乎所有的超導體都需要在液氦的冷卻下才能達到轉變溫度,而在地球上,氦氣在大氣中的含量極微平均只有百萬分之五,人類平時使用的液氦近乎屬於不可再生資源,主要產自天然氣,在天然氣中氦氣的最高含量可達7.5,是空氣的一萬五千倍。

    不過天然氣中的氦氣是鈾之類的放射性元素衰變的產物。只有在天然氣礦附近有鈾礦時,氦氣才能在天然氣中匯集,這種高氦的天然氣礦藏在全球並不多,從全球含氦天然氣儲量的分布上看,美國擁有全球儲量的50以上,具有決定性的壟斷地位,而共和國占全球儲量的份額只有可憐的0.2。

    趙亦農給少年班演示液氦的超流動性和超導現象時,使用的液氦不過2升多,就算液氦價格較為低廉的八十年代,這兩個實驗的成本依舊接近30美元,而實用化電磁炮預估需要的超導冷卻劑是以噸來計算的,就算美國人財大氣粗,作為日常使用需要服役十數年的戰爭工具,也不可能用得起在液氦溫度下才能保持超導特性的低溫超導材料。

    可以說美國之所以在九十年代初重啟電磁炮武器的發展計劃,和高溫超導材料的突破性進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梁遠說弄台超導電磁炮參賽,這句話若是被趙亦農之類的行家聽到,十有八九是不會相信的,在網際網路沒有普及的時代,像電磁炮這類專業性極強的東西,從知識角度上說絕對被壟斷在類似軍工、低溫物理、電磁專業之類的狹窄圈子裡,普通人士除了知道點基本原理,和被超導電磁炮這霸氣四射的名字震撼之外,對相關的工程知識肯定是一無所知。

    沒人知道某人來自知識大爆炸的未來,在網際網路遍布這顆藍色星球的二十年之後,只要你有心,甚至連原子彈的生產流程都可以在網絡上找到,對於梁遠來說弄台美國軍方那種可以拉出去打裝甲的樣炮很有難度,但弄一個可以穿透硬幣的電磁炮樣品還是半點難度都沒有的。

    在梁遠私生活



  
滿樓紅袖招推薦:  
隨機推薦:  近戰狂兵  魔本為尊  娛樂帝國系統  生生不滅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工業之動力帝國"
360搜"工業之動力帝國"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