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埃里克·艾德里安上台執政以後,隨著國內政局的穩定,首先調整了德國的國際外交大戰略,積極主動靠攏西邊的英國和南面的義大利的同時,表面上開始高調反對蘇聯,以此獲得英國和法國的放心。
實際上,德國一直暗中與蘇聯保持著緊緊密的商貿和外交關係,只是在表面上做得非常巧妙。選擇靠攏義大利是因為其意識形態都屬西方國家體系,與德國的發展方向有著很明顯的相似性。靠攏英國則是為了增加德國在歐洲的外交空間,畢竟英國曾經主導了歐洲和世界的政治局勢,是國聯權力的中心,至少現在美國目前還不具備成熟的領導經驗。
違反「柏林和約」條款和聯合大英帝國平衡歐洲,這兩項措施對法國影響都非常大,迫使法國放棄敵視德國並追隨英國對德國進行妥協。但是,法國人並不是傻瓜,在法國人看來,一戰雖然遭受了重大損失,但也獲得了豐富的經驗,那就是積極防禦,只要防禦到位,德國人就必將在衝破這層鐵布衫時付出巨大代價。也許法國在經濟、工業、本土人口實力上不足以匹敵德國,但軍力卻並不弱,因此,打好防禦戰是比較合適的選擇。如果法、德磨擦時法國能得到英國支持,打敗德國就有了一定的把握,否則只能聽從上帝的安排。但是,法國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能夠把德國的注意力轉向東部,讓德國人與蘇聯火拼,法國就能穩穩掌握歐陸的霸權。因此法國總統普恩加萊寧願犧牲一些對法國並不是特別友好的歐洲國家,例如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等,也要與德國在表面上搞好關係。
埃里克更不是傻瓜,他無比開心地接待了普恩加萊的總統特使,而且是親自接待,並頗有深意地表達了他對德、法改善關係的迫切需要。當法國總統普恩加萊和老總克里蒙梭變得不再在意捷克等國的感受時,外交部長米米卻正在加緊對捷克、奧地利、匈牙利的訪問,並在廣泛的範圍內進行了深度合作。
德III型坦克在實現對奧地利交貨後,最終還是拿到了捷克的定單,在古德里安新型坦克設計出來的同時,埃里克當即同意了將德III型坦克生產線轉移至捷克生產。這樣將會給德國帶來很多便利,首先是便於國內製造產業獲得及時更新的機會,並更有利於德國參與通過捷克的原材料轉手交易獲得更多的原材料輸入,然後是加強德捷之間的友好往來,以減少東部蘇聯影響。
法國總統普恩加萊以拋棄捷克等國也同時換取了英國呼應,並拉上英國簽訂集體安全條約,以此共同制約德國,然而,這一舉措正中了德國的下懷。埃里克一方面真心抨擊「柏林和約」對德國的不公平,一方面假裝中斷了與蘇聯的經濟和軍事合作,然後,悄悄通過捷克這一途徑繼續與蘇聯保持著長期的經貿與外交關係。
英、法兩國並沒有感覺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而是為此大為寬心,因為只要德國宣布中斷了與蘇聯的友好關係,德國就只能被綁架在歐洲共同命運的戰車上,這是英、法兩國一直以來的心愿。德國似乎很聽話,英國也產生了極大興趣,於是,英國開始考慮緩和「柏林條約」對德國的海軍限制,同時公開簽訂了英、德海軍合作有關條約,顯而易見,英國扶持了德國,同時也希望德國能成為英國的真誠夥伴。勞合·喬治的午餐同樣不是免費的,有德國共同對抗來自其他強國的海上競爭,英國的海洋信心就會更足,因為許多新興國家已經具有了非常雄厚的海上實力,而英、法兩國目前的能力還無法保證海外的利益,如果再加上德意志聯邦,大英帝國在大西洋的地位才有可能得到保障。
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當然也非常清楚與德國合作會有一定的風險,但至少能暫時緩解海外的軍事壓力,因為英國目前的海軍任務遠遠超過美國,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主要是海外支點相隔遙遠,本土支援有很大的難度,要想需要照顧到全球各地的帝國利益,只能從很多方面向德國進行有條件的妥協。
世界的秩序已經被西方人自己打亂,埃里克馬上就順勢將「柏林和約」變成了空中樓閣,立即派遣米勒帶領龐大的訪問團再赴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力爭在各國為了自身利益互相扯皮之時對特蘭西瓦尼亞礦產資源進行突擊開採,同時加大對法國放棄的南歐小國大量輸出資本和產品。
此時,美國卻要輕鬆得多,雖然在一戰中失去了不少士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