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生死時速」拍攝期間,雨果因為爆炸的意外而進入醫院檢查,但結果卻因為記者破壞了醫院秩序而鬧得十分不愉快,雨果甚至說出了「生死時速」拍攝期間拒絕媒體採訪的狠話。這讓許多記者都憤憤不平。
一直以來,新聞媒體就是高高在上的「無冕之王」,因為他們掌握著輿論導向的權利,他們可以使用自己的筆桿子對事件的發展、民眾的態度進行引導和控制。也許記者就只是一個人而已,但是他所創造的文字卻可以掀起一股風暴,讓整個社會都成為他的背後支持者。所以,新聞媒體始終有著自己的驕傲和清高,他們即使沒有加冕,也擁有無上的權利。
即使在娛樂圈也是如此,電影公司、經紀公司始終不會放棄媒體的人脈,因為這就是他們的傳聲筒,這就是他們創造商業價值的必備工具,所以更多時候是娛樂從業人員懇求著記者進行採訪、進行報道。
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藝人開始擺起了架子、秀出了姿態,不僅對記者不理不睬,不願意配合,甚至還對記者拳腳相加。當然,在娛樂至上的年代,這些負面新聞也成為了記者們謀取利益的工具。但這並不意味著記者們就願意一直忍氣吞聲下去。
如果說馬龍-白蘭度、西恩-潘、詹姆斯-迪恩耍大牌,封殺記者,那是因為他們有足夠的底氣,足夠強勢,讓記者們越發趨之若鶩;那麼雨果-蘭開斯特居然也擺出如此姿態,著實是讓記者們心氣難平。
年初醫院事件之後,記者們的心態就發生了變化,因為過去一年時間裡他們一直被雨果牽著鼻子走,這一次終於是忍無可忍了。
不少記者都認為,既然雨果封殺了自己,那麼他們也可以反過來封殺雨果,封殺「生死時速」劇組。也許一開始看起來是記者們居於弱勢,但事實是,等到「生死時速」上映時,沒有媒體願意配合報道,到時候哭的就是電影劇組了,還有投資打水漂的二十世紀福克斯。在現代電影產業里,沒有媒體報道進行配合宣傳,電影想要取得票房就是一個笑話。所以,記者們堅信,在這場封殺大戰里取得最終勝利的會是他們。
特別是小部分記者經受不住誘。惑,在雨果和桑德拉緋聞爆發出來之後,又再次前往了「生死時速」劇組進行採訪,還有一些認為終於抓住雨果小辮子的記者也迫不及待地湊了上前。結果又是一鼻子灰。
這下就徹底激怒了記者們,正當他們打算把封殺進行到底時,事情卻又不遂人願。
先是雨果拿了奧斯卡小金人,這幾乎就不可阻擋,雖然不少媒體都把目光轉移到了「辛德勒的名單」、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身上,但依舊無法阻止人們對雨果的關注;隨後雨果又在戛納拿到了影帝,「低俗小說」在歐洲一炮而紅,記者們面對如此新聞根本沒有辦法無視因為無視就是他們的失職;更不要說隨後爆點多多的「榮耀之路」巡迴演出了,記者們根本無法忽略雨果的存在。
於是,這「封殺令」就一拖再拖,從一月一路就來到了六月。
許多媒體都心有靈犀地不再提這件事,因為他們的封殺根本沒有成功,結果還是自己腆著臉湊到雨果身邊去尋找新聞,這實在是對「無冕之王」的最大諷刺。可這一次卻不一樣,「紐約郵報」的報道再次把記者們內心的憤怒煽動了起來,而且壓抑了五個月時間,這五個月里的憋屈和憤慨越發濃厚起來,讓不少媒體一夜之間就完全爆發出來。
記者們為自己找到了完美的解釋理由:從醫院事件開始,他們想要封殺的是「生死時速」,而不是雨果,一直都是如此。
所以過去五個月時間裡,他們報道了雨果的新聞,但卻沒有報道「生死時速」。現在,「洛杉磯時報」又嚷嚷著「生死時速」的票房肯定可以突破一億門檻,那麼其他不願意和「洛杉磯時報」同流合污的無冕之王們就要看看:如果沒有任何宣傳配合,本來就不被看好的「生死時速」到底拿什麼資本來創造票房!
於是乎,在「紐約郵報」和「美國周刊」的爭論開始之後,各大媒體都進行了報道,又或者說是什麼報道都沒有。他們報道的是「紐約郵報」的指責,認為這篇報道頗有道理,然後列舉了雨果的一大堆罪狀;但是他們卻對「生死時速」沒有任何報道,沒有指責、沒有批評、沒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