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雙方來說是均等的,一方錯過了機會就等於讓另外一方獲得機會,也就等於讓對手發起攻擊。
顯然,在航母的戰鬥中,發起攻擊的一方占有絕對的優勢。
當然,也不是說,艦隊指揮官就不需要謹慎了。
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謹慎也是必須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任何冒失的舉動,都等於主動把機會交給對手。
能否把握好分寸,就得看艦隊指揮官的才能了。
從這一點來看,弗萊徹顯然不是合格的艦隊指揮官。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在珊瑚海大海戰之後,尼米茲就把弗萊徹調了回去,給他在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安排了一個閒職,而且到大戰結束都沒再讓他指揮艦隊作戰。
與弗萊徹比,斯普魯恩斯無疑是一位優秀的艦隊指揮官。
這一點,在珊瑚海大海戰中體現得極為明確。
可以說,在遭到中國艦隊航空兵反擊之前,斯普魯恩斯的一系列指揮可以用「傑作」來形容,絲毫不比李向龍差。即便在遭到攻擊之後,他也沒有慌亂,而是把握住了唯一的撤退機會,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戰後,李向龍在評價他的對手時,只提到了兩個人,其中一個就是斯普魯恩斯。
用李向龍的話來說,在與他交過手的美軍艦隊指揮官、乃至所有艦隊指揮官中,斯普魯恩斯是最厲害的一個。此外,李向龍對珊瑚海大海戰也有評論,即他認為,斯普魯恩斯不是敗在戰術上,而是敗在官兵素質與裝備性能上。換句話說,如果當時美國海軍擁有一支已經征戰沙場一年的官兵隊伍,擁有性能足夠先進的艦載機,那麼敗下陣來的,很有可能就是李向龍指揮的西南太平洋艦隊。道理非常簡單,斯普魯恩斯搶先發起攻擊,只是沒有能夠達到預期目的。如果美軍的攻擊機群有足夠的突防能力,那麼西南太平洋艦隊損失的就不僅僅是「光武帝」號航母。如果有兩艘、或者三艘航母受損,西南太平洋艦隊不可能在美軍的兩波攻擊之間發起反擊,也就不得不加強艦隊防空。這樣一來,美軍的第二波攻擊機群還能進一步擴大戰果。結果顯而易見,在遭受了兩波全規模的空中打擊之後,西南太平洋艦隊將喪失作戰能力。
客觀評價的話,斯普魯恩斯絕對是戰術方面的天才。
別說在美國海軍中無人能比,即便放在中國海軍中,能於他較量的,也只有兩人,一個是李向龍,另外一個就是顧祝同。
戰後,很多人都認為,如果沒有斯普魯恩斯,美國將在兩年內戰敗,至少會在一九四三年輸掉太平洋戰爭。
問題是,這次斯普魯恩斯遇到了一個無法逾越的難題。
十日的時候,雖然還沒有任何與中國艦隊、特別是航母戰鬥群有關的情報,但是斯普魯恩斯已經準確判斷出,中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在突襲了索羅門群島上的美軍機場後,肯定會進入所羅門海,但是不會立即前出到珊瑚海,而會留在新不列顛島附近,等到陸戰隊攻占了臘包爾,建起前線機場之後,才會南下尋找美軍艦隊決戰。道理也非常簡單,中國海軍要想攻打索羅門群島,首先就得占領臘包爾,而且得建起前進基地。在此之前,僅靠艦隊提供的支援與掩護,中國海軍陸戰隊不可能攻占整個索羅門群島,甚至不可能順利等上最主要的幾座島嶼。
要知道,中國艦隊的規模也不夠龐大,還沒有強大到能夠單獨支持奪島戰鬥的程度。
這樣一來,中國艦隊就處於一個相對有利的位置,即美軍艦隊要去決戰,就必須進入所羅門海,也就會被中國艦隊發現。
顯然,監視幾條海峽,要比搜索整片海域容易得多。
就在斯普魯恩斯進退維谷的時候,尼米茲發來了一封至關重要的電報。
在尼米茲的懇求下,美國海軍部長已經批准了由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提交的作戰計劃,即守不住臘包爾的話就全面退守索羅門群島,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放棄布甘維爾島,集中兵力守衛瓜達爾卡納爾島,而第三艦隊的主要使命是在珊瑚海北部海域活動,掩護前往瓜達爾卡納爾島的運輸船隻,阻止中國艦隊進入珊瑚海。說白了,就是讓斯普魯恩斯不要冒險去尋找中國艦隊決戰。
也就是說,斯普魯恩斯不用率領艦隊前往所羅門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