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太后(美食)
用過早膳,又飲了一杯自製的花茶,待熊襄出門上學之後,羋婧翻出自己帳本發起了呆。
本尊記憶猶在,羋婧到是不用擔心認字的問題,之前一直沒看帳本,是因為過去的一個月,她一直在吸收本尊的記憶,學習如何假扮原主。
今天一翻這帳本,羋婧就覺得頭開始疼了。
羋婧自己家就是開店做生意的,看個帳本自然沒多大問題。
她之所以頭疼,一來是因為這帳本記得零亂不堪,實在是糟糕至極;二來是因為這個家的財政也如帳本一樣——糟糕至極。
本尊的父親雖然是一位公孫——就是公子的公子,也就是說本尊的曾祖父曾經當過楚王,而且現任的楚王還是本尊的堂叔,可本尊的父親出身卻不好,是庶子的庶子,還是極不得寵愛的那種。
若是換個大一統的王朝,就算是庶子的庶子,也能憑著一身王室血脈吃香喝辣生活不愁,可春秋戰國時期國君自己都只有那點地,哪有閒得分給庶子們啊?
因此,國君的大多數兒子都只能安安心心找份工作,然後自己養活自己。
本尊的父親沒有太多的才華,辛苦了一輩子也就攢下三百畝水田和一個小湖泊而已。
三百畝水田乍一看很多,若是在明清時代,已經足夠讓羋婧過上吃喝不愁的小地主生活,可現在是春秋戰國……對了,到底是春秋還是戰國,羋婧還沒太搞清楚,因為當時之人不會有「春秋戰國」這個概念。
羋婧理科學的一團糟,文科卻是相當不錯,尤其和「吃」有關的東西,她會記得格外興趣。
春秋戰國時代可沒有農藥化肥之類的東西,吃得是純天然了,但糧食產量卻不高,一畝田一石半,也就是九十斤。
因此,孟子在見梁惠王時,才會說「和諧社會就是一家五口種上百畝田,官府不去管他們,他們勉強就能吃飽飯。五十歲的老人以上的能穿綢,七十歲的老人以上的能吃肉」,都是因為畝產量低鬧得。
唯一慶幸的是,這三百畝田種的全是水稻,而不是任何主流的黍米、豆子等物,否則羋婧連飯都吃不上。
&可不想過七十歲才能吃肉的生活啊……哪怕這個年代的肉,連個檢疫證書都沒有,肉里全是寄生蟲。」
羋婧揉了揉太陽穴,別看早上吃的那頓挺豐富,可那些自家湖泊里產的東西,不管是甲魚還是螃蟹,在這個時代都是少人吃的賤物。
要是讓羋婧去買肉吃,從帳本上顯示的價格來看,她還真有點捨不得。
除了吃、用之外,還有兩項花錢的大開銷,一是熊襄的學費。
讀書從來都是不便宜的,尤其是這個年代沒有紙,教育成本之高讓後人難以想像,羋婧有好幾次看見熊襄以清水在桌上練字。
熊襄很懂事也很聰明,如果好好讀書,將來光耀門楣指日可待,而這個時代女子的地位,大多來自於父親兄弟的身份,羋婧做為一個商人,覺得這筆投資雖然回本有點長,但卻必須要做下去。
二則是羋婧的交際費。
本尊再怎麼落魄也是宗室貴族,有貴族的體面、貴族的尊嚴、貴族的交際圈,所以一切貴族的標配也必須維持著。
畢竟人都是勢力眼,若是你表現的太差了,久而久之別人就不帶你玩了。
但這並不是因為虛榮,而是為了人脈,為了能保護自己。
一對與貴人們交好的姐弟,絕對比一對無依無靠的姐弟,更加安全一點。
這個道理,羋婧從小就懂,她記得小時候,自家的私房菜館因為手藝太好得罪同行,結果店子被工商、消防、衛生天天聯合執法,老爸求爺爺告奶奶也沒用,眼看著店子要開不下去了,老爸手藝的一個忠實粉絲出手了……世界頓時安靜了。
古人說「富易妻、貴易友」,雖然話說的薄涼,卻點出了一個事實,朋友就是人脈,就是你自己的社會地位。
因此,就算是表面光鮮,這輩子既然已經一隻腳踏進了貴族圈裡,為了這些人脈,就不再退出來了。
貴族的標配也必須要維持著。
你說什麼是貴族的標配?最簡單的一點,平民一天只吃兩頓飯,貴族卻要吃三頓飯。
&是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