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趙誠要用於和王秀決戰的隊伍?」
在張商英看來這完全就是一隻老弱病殘,年紀最大的似乎有五十了,年紀最小的像是十三四歲,他們最多只能算是四肢完全不殘廢,裝備什麼的也談不上。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這樣的隊伍要依靠他們維持治安恐怕都不怎麼行,要打敗王秀……總歸是書生領軍,但凡書生都是很理想主義的。
正在帶隊訓練的秦明側頭看看這行人,又看看旗幟上的「張」,知道是誰了,急忙軍禮跪地:「末將秦明參見相公。這的確是趙大人最新整編精簡出來的廂軍,不過尚未有和王秀部決戰的計劃。」
這位將軍說話如同炸雷,身形魁梧,看著氣勢倒是很足。張商英覺得要是隊伍里全是這種人還差不多,否則,他哪來的自信可以和王秀部決戰?難道不是送死,難道不是把池州變得更亂。
難道不是讓戰火造成池州民眾更大的傷害,最終導致朝廷丟失更多的公信力之後,在以更高的條件詔安?既然如此,為什麼不乘現在詔安?
大抵上張商英就是這麼想的。
「看著這群烏合之眾,老夫基本已經能想到王秀張牙舞爪的一天了。」
嘆息一聲,張商英看不下去了,頓時扭頭走向州城。
秦明不禁大怒!
現在他很少聽得進去有人詆毀趙誠趙大人的,可惜的是這個老張來頭太大,是得罪不起的人,趙誠已經做出過嚴格的禁令,不能在闖禍生事了……
「大人,張商英相公進池州了!」
有屬下來報後,坐在官邸中的趙誠也有些心神不寧。
這位杭州知州、兩浙路提點刑獄司張商英,應該就是來和稀泥的。
因為當前的形勢超出了大家估計,廟堂之上的鬥爭尤其激烈。很大可能老張攜帶了詔安的權限而來。大抵就是坐下來對現有官僚罰酒三杯,說一句「你們不要鬧」了,又給王秀一點好處建議「你也不要鬧」了。
重要的在於,意外的發生了溪山慘敗,其後換帥為趙誠,而趙誠又自己承認了在陵陽山指揮失誤。這就是導致政治趨勢轉變,這個時候不用想,張叔夜方面也面臨著很大的壓力。
於是責成張商英進來維穩,就成為當下蔡京比較優先的策略。
是的只看張商英臨時掛職,就知道他代表誰而來、目的又是什麼。
簡單的說大宋沒有什麼欽差的概念,這是明清時期皇權高度集中化下的產物。但此行的張商英相當於朝廷特使,臨時掛的「左司郎中」銜,就代表是代表蔡京來維穩的。
中書門下分為左右司,左司分管吏部禮部刑部,掌柜是門下侍郎(首相)。右司分管戶部兵部工部,掌柜是中書侍郎(副相)。
這就是大宋的大抵治權劃分。宋代就這特點,雖然有正副職之分,但他們未必是從屬關係,通常都是各自管理一塊相互制衡,譬如知州和通判看似是正副,實際則是默認平級的。
自趙挺之劉奎這對難兄難弟下台後,蔡京復相,不過中書侍郎一職空置,就代表了集權,由蔡京代管右司業務。
往前的政治動彈張叔夜沒被波及,是現今存活下來唯一的一個右司郎中兼戶部侍郎,頭上又沒有中書侍郎,也就默認為主持右司工作的沒有宰相頭銜的常務副宰相了。
事實上依照政治規矩,老張職位看著不高,那是因為要等理由。大宋規矩是沒有進士血統的人若非特殊情況不能登上廟堂,所以就是等,等張叔夜解決池州問題進而解決財政危機,或者是等考起。而歷史上他就是大觀年間才正式獲得同進士血統的,也就是說,張紀?她老爸很可能會和趙誠一起同科攜帶官職參加考試。
扯遠了。
現在,這位原本是杭州知州、兼任兩浙路提刑官的張商英忽然離開杭州,臨時掛左司郎中進池州。這就說明他是代表蔡京而來的,絕對不是代表張叔夜。
「大人……」
堂兄趙青明忽然進來了,「知州大人召見您過去,說是朝廷特使張商英相公點名要見您,快些過去吧?」
趙誠遲疑少頃起身道,「不,我暫時不去,趙青明,你去匯報說沒見到我,明白我意思嗎?」
「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