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安靜中,這個年輕的大喊聲實在突兀,不僅打斷了劉崧後面的話,也讓周圍人都循聲看過去。
卻見一棵香樟樹下,兩名學生拉住了另一名學生。
「沈璘,你冷靜!」
「沈華玉,你瘋了嗎?以你之才,怎能去做工部小吏?!」
「你們別拉我,我很冷靜,更沒有瘋···快放開!」
情況很明顯。
先前便是這個叫沈璘的學生大喊,願自薦入科技司。
但他身邊兩名同伴卻反對,認為沈璘是一時衝動,甚至腦子犯抽,才會有這般舉動,於是拉住了他,勸他改變想法。
眼見三人僵住,蘇銓看向李敬,問:「這三個也是國子學的學生?」
這是暗指三人大庭廣眾下這般行為是否有些沒規矩。
李敬當即出聲喝斥道:「大庭廣眾之下,如此拉拉扯扯,成何體統?」
拉著沈璘的兩人頓時鬆開手。
沈璘並未因中間曲折改變想法,稍微整理了下衣衫褶皺,便往明倫閣走來。
一位同伴在他身後道:「沈華玉,你會後悔的!」
周圍諸生瞧著沈璘,也露出意外、不解的目光,甚至低聲議論起來。
「沈璘竟然要入科技司當小吏?他可是率性堂的優秀學生啊。」
「聽說他再經過幾次月考,獲得兩三分,就能被推薦做官,且最差也是個百里侯。如今竟然要自薦入工部為吏,難道真的腦子壞掉了?」
「哼,我看這沈華玉是自視過高,被那什麼科技司副郎一番奇言怪語忽悠了。」
「···」
諸生不解乃至嘲笑的言論紛紛入耳,卻未能讓沈璘放緩腳步。
他很快就來到明倫閣內。
「學生沈璘,見過諸位師長,見過劉副郎。」進來後,沈璘向閣內幾人環揖行禮。
劉寬看著這個應聲自薦的國子學學生,很是高興,問:「你叫沈璘?願意自薦入職科技司?」
沈璘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劉副郎先前關於科學、科技的一番言語可有虛假?」
劉寬道:「絕無虛假。」
沈璘一笑道,「那學生之前在閣外所言自也無一字虛假,願入職科技司!」
沈璘才說完,旁邊劉崧就忍不住道,「沈璘,你想清楚了!你入率性堂不足半年,次次月考優秀,興許明年年初便能得到舉薦為官的機會,如今竟要去工部做一小吏?!」
「你這般作為,可對得起教你四書五經的師長?可對得起於你寄予厚望的親友、鄉黨?!」
如今雖是洪武十四年,國子學尚未改名國子監,卻並非沒有制度。
實施的乃是源自宋朝「三舍法」的「六堂積分法」。
一名學生被舉薦進入國子學後,需要花費至少一年半的時間,依次在正義、崇志、廣業三堂熟習儒學經典。
之後,通過考試被認為文理通暢者,方可升入修道、誠心二堂學習諸多歷史典籍。一般而言,也需耗時一年半。
經史俱通,文理兼優者,方可升入最後的率性堂。
率性堂學生不再具體學習某類經典書籍,而是以自習為主,但需經歷月考。
月考優秀者給一分,良好者給半分,差劣者不給分。
因一年除去放假時間外,共經歷八次月考,故最優秀者一年內可得八分,由此獲得被舉薦為官的資格。
這般制度下,國子學內能在四年中修完六堂課程,獲得舉薦資格的屬於極少數。
多數人要花費七八年,乃至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達成。
沈璘入國子學不足四年,便將在率性堂積累八分,獲得舉薦為官的資格,絕對稱得上諸生中的佼佼者。
故而諸生才不理解他入職工部為吏的選擇。
就連司業劉崧都忍不住責問,想以此壓迫沈璘改變決定。
面對劉崧的責問,沈璘拱手揖禮,不卑不亢地道:「回劉司業,正如之前劉副郎所說,學生入國子學,不僅是為了入仕,亦是為了求知求道。」
「跨
第40章 求知求道,例行匯報【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