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洛陽風
作為東都洛陽也有皇城,在東城內列置社、廟及省、寺、監、府、衛、坊、局等百司文武班子,當然品級和規格都要比西京長安低一個檔次,只能在都畿道的範圍內發號施令。相比大小層次相套的,洛陽城由宮城、皇城、東城、都城(外郭城)等幾個城組成分割格局,周迴六十餘里,宮城之北是居住妃嬪的曜儀城、圓壁城。東城之北是積貯糧食的含嘉倉城。
含嘉倉城東西長六百一十二米,南北長七百五十二米,面積四十六萬多平方米。倉窯約四百餘座。據記載,天寶中貯糧共五百八十餘萬石,將近全國主要糧倉貯糧總數的一半。高仙芝、封常清之死的重要理由,就是他們將洛陽倉城的糧食,全部散掉、燒掉,以不落如叛軍之手。
太子小白正在城頭的弛道上,看著這座天下第一大倉,一天天的重新豐盈起來,無數民夫象螞蟻一樣,搶在霜凍起來之前,將來自四面八方的糧布鹽油輸送進倉。
姚、李等官員四出促農,搶種豆粟等晚糧,還是收穫了一季的作物,死城一樣的洛陽,在個各地融匯而來的填戶下,重新煥發了生氣。
澄淨天藍下,仿佛一切都已過去,一切即將重新開始。
建寧李倓走上來,輕輕拍拍他的肩膀,說道:「阿兄不必擔心,老大素來謹慎,她們定有妥當安置。」
小白點頭,低聲說道:「倓,你可否記得太宗武德九年之事。」
李倓思索頃刻,答道:「武德九年,突厥頡利可汗南下入寇,兵逼至此,太宗皇帝單騎與頡利會於咸陽橋上。此乃我唐室奇恥大辱,然太宗皇帝英明神武,採用勸降、反間計、毀其稼禾、大軍討伐諸策,四年後終報此仇,俘頡利,滅東突厥。」
小白道:「太宗文治武功,千古無人能望其項背。不想百年基業,勢易時移,你我都險些做了不孝子孫麼?。李元帥出邊為百代計,一勞永逸定疆三十載。」
他頓了頓又說
「我既在這裡,少不得要為他做些事情的。那些物議。不理會也罷,」
李倓爽快的應道
「阿兄,既然這麼說,我斷是支持你的,放心,我好歹也是個軍容觀察。那些侉噪的傢伙,接交給我把」
「凡地有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稟;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故,四維張則君令行。政之所行,順逆皆在民心,古今皆通其事啊」
太子小白深有感觸的突然念出一段。
「殿下說的有些高遠了,屬下聽的不明白」
神武軍將軍管崇嗣在一邊瓮聲道。
大家都笑了起來,這位管大將軍是出名的渾人,當初西北那位陛下第一天登基上朝,他就搬個位子直接在皇帝的對面坐下來,為御使李勉所彈,以至於成為一時笑料。正因為他這種除了帶兵打戰,其他都大大咧咧的性子,皇帝陛下才放心讓他獨領御前三軍之一的神武軍。
「這是管子說恆公稱霸春秋計,可是你先人的手筆。」
開聲是不遠處另一員六學博士孔令旗,他因為籌辦洛陽分學,新近才來東都的。只見他輕輕笑笑解釋道,
「說的是,凡有國土治理百姓的君王,務必要掌握好四時農事,確保糧庫充盈。國家富裕,就會引來更多的百姓,是為商道。合理地善用土地,百姓就會安居樂業,是為農本。
兩下相成是為國家發展的正途,當黎民都達到溫飽了,才能懂得遵守禮節了。當百姓能夠豐衣足食,不用可以教化,也就會明白榮辱得失了。君主的言行舉止合乎法度,親朋就可以相安無事。國家之四維的禮義廉恥也能得到很好發揚,君令就可以更好地施行。」
「那位經濟學提倡的並農重商之說,雖然出自諸葛政略,據說也是源自《管子》法把,」
另一位深紫袍別玉帶宰相裝束的顏真卿,開口道
「不錯,《管子》說開後世百家之源,後來居聖的孔、孟、旬、老、莊,乃至孫子,皆引其淵源。重農勵商,以流通興國之說,也是出首自《管子》一家之言。」
孔令旗回答到。
「所謂:有市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