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吐蕃與投命狀
高原上的邏娑川,正是新草如茵的季節。
高聳連雲的紅山宮,飛檐女牆、走廊欄杆,以寶嚴飾,鈴聲震動,聲音明亮,建造堂皇壯麗。既有象雄式簡壯的柱樓,也唐式華美的拱頂、更有尼婆羅式富麗的圓尖,贊普和大妃的宮殿之間,是以銀橋和銅橋來連接在一起。宮殿的基地上豎有一千支尖銳鋒利的長槍,槍上繫著隨飄動的美麗長幡,四面又有能收集一切財物資具的四門,各門之上是穹隆的屋頂來美飾。
每當夏秋的日出日落,披雲落霞的晴空,光華萬丈,整座建築群都沐浴在,接天連雲的光輝和金芒中,照耀著無數斑斕的壁畫、錯落的白牆青石、金彩造像,仿佛天上神國降臨一般。
論其精美,則等同於大自在天之勝妙宮殿,視無厭足,珠寶嚴飾,並以各種綾綢,作為采帷瓔珞,美妙如意;論其威嚴,則等同於羅剎城邑楞伽布山。
宮頂的觀音大殿前,大雲天頂台,年輕的贊普,看著底下環周的跑馬場中,角盔烏氂,背著箭壺手擎黑櫻短槍的戰士,在煙塵滾滾中做出突殺奔射等激烈勇武的動作,竭力的向君主,展示自己武勇和忠誠。無數馬蹄激盪在廣場空洞的石板上,發出震天轟鳴的聲響,無數精亮的甲衣,在奔戰中泛出如潮的光彩,仿佛擘畫中神國的天兵降臨人世。
(吐蕃屬於以牧為主,兼營農業的民族。畜牧業非常發達,吐蕃的畜牧業帶有自身的特色,尤以氂牛和獨峰駝為其特產。氂牛耐寒,耐勞,又善走山地,多用為馱畜,其皮堅厚,可制鎧甲,獨峰駝善馳走,亦為他地所無,吐蕃馬種優良,且數量眾多,加以皮製重裝,再加上當年王玄策借兵攻略天竺時,擄回的天竺工匠和先進的治煉之法,鍛制犀利兵器,故其騎兵所向披靡)。
無數精美金銀盞的珍稀瓜果和來自天竺的密制香料,還有白貊、仳狸等浸嘖著蜜汁和調料的美味,象流水一樣奉承在君王面前,天竺風格的金銅各式人獸花鳥像手口中,捧具酥油燈燃燒正旺,散發出一種好聞的味道,環繞在巨大無匹白檀香雕琢的魯格肖熱——大白觀音像周旁。
也是他最喜歡端坐靜思的所在,代表著前代松贊干布大王武功與榮勛,當年出兵攻掠天竺,發現巨白檀香樹,雕四尊觀音以記,其中三尊分供尼婆羅等地,最後一尊是接近根部,分量最重的雕像,就千里迢迢的運回紅山宮,供奉在這群堡的萬仞之頂,讓悉補野氏王家的子孫可以瞻仰先人的榮光與武勛。
身後是一干席地團坐,用謙卑和恭從的表情,配著銀告身和銅告身的廷內官和外臣官,這些來自正保、洛扎、改呈術、墀邦木、墀塘藝噶、娘若、局巴、章村、遠古老的鑼鏜金鼓聲中,對著絢爛多彩,描繪著吐蕃的始祖們和前代諸王事跡與盛功的壁畫,做那祈求豐饒和武功的舞蹈。
這位攝政馬向是個懷古的人,自當政後,排抑佛門力挺苯教,甚至發布了禁佛令。下令在吐蕃王朝統轄的之下禁止信仰佛教,驅逐「摩訶衍」僧和西域僧,改大昭寺為屠宰場。把先王赤德祖贊時建立的寺廟全部拆毀。把文成公主帶到吐蕃的釋迦牟尼佛像埋在地下。
這一邊的倒的做法,不但進一步加劇了佛、本二教的矛盾,而且全面激化了憎、俗之間的矛盾。由於隨文成公主傳入的漢傳佛教,禪門諸宗的頓悟成佛的教義,在高原之地頗受歡迎,被稱為「摩訶衍」唐地僧人們在吐蕃貴族已經有相當的影響,執政馬向偏激的作為,現在不僅原本羊同、羌地、蘇毗乃至藩臣的尼婆羅等傳統佛徒的大貴們不滿,連雅礱祖地那些始接受佛門和供養「摩訶衍」的傳統宗貴們,也開始陷入疑懼和搖擺中。
不過身後這些滿面恭畏和臣敬的人,還有那些暗中向新王獻誠誓忠的貴姓們,又有多少是真心實意的。
至於葛爾家的人帶回一個好消息,但也僅僅是好消息而已,他不會把希望僅僅寄托在一個虛無的盟約上,但是那為玩拌秘密帶回交易的要求,卻讓他很意外,特別授意打理南邊王家田莊堡寨里,只要領地里有所出產的馬匹、牛羊,藥材、寶石、乃至奴隸娃子,盡可以交易,作為一個暗中想有所作為的君王,展示上位者慷慨和威嚴,恩結和安撫那些親近的中小部領,秘密訓練和武裝那些私奴和部曲,也需要大量的財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