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子之說,起於春秋,興於戰國,能為質子者,多為王室子弟。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而所有質子名聲最大的,莫過於質於趙國的秦始皇嬴政了。
頡利是突厥人,不通中原之事,自然不知道質子為何物,但李世民和大唐的朝臣們卻清楚地很。
渭水對峙的次日巳時,頡利使臣、突厥特勤阿史那思摩便奉頡利之命進京,與李世民商討和談事宜。
糧草布匹,金銀瓷器,這些東西都在大唐君臣的預料之中,頡利的胃口固然不小,但幾番商談後倒也大致定了下來,但就在這之後,阿史那思摩的一句話,卻出乎完全大唐君臣所料。
「可汗欲效仿中原戰國之事,請陛下遣子入突厥為質,還望陛下應允。」
阿史那思摩之言一出,整個顯德殿頓時譁然。
自伊利阿史那土門擊敗柔然,建突厥汗國始,突厥便與中原王朝打了近百年的交道,有戰有和,如風雲變幻不一。
但就在這近百年的紛亂中,無論是北齊、北周,還有後來的隋朝,雙方合盟,最多也就是遠嫁皇室公主於突厥可汗,何曾有過遣質子的先例?
「頡利可汗欲以皇室子弟為質?」李世民聽了阿史那思摩的話,半是驚訝,半是不滿地看著殿下的阿史那思摩,問道。
李世民的態度已經寫在了臉上,可阿史那思摩全然不顧李世民的意思,搖了搖頭,對李世民道:「下臣來此前可汗曾有明言,並非皇室子弟,而是陛下親子。」
「放肆!」阿史那思摩的話音還未落,坐於上首的李世民已經指著阿史那思摩怒喝了出來。
所謂遣質子,乃是求和的一種手段,唯有國力不及者方才為之,李世民若是同意了,那他豈非與古來那些懦弱之君並列了嗎?
一瞬間,不止是李世民,還有大殿中的諸位將領,也都坐不住了,紛紛起身朝著阿史那思摩喝罵了起來,紛紛請命,願與突厥死戰,大有隻需李世民一聲令下,便要將阿史那思摩生吞活剝的架勢。
阿史那思摩生於草原,見多了草原部落首領遣子入王庭效力的先例,故而他一時間也理解不了大唐君臣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動靜。
不過阿史那思摩卻是受了頡利的嚴令而來,阿史那思摩也別無退路。
阿史那思摩起身道:「此乃可汗之意,陛下若欲合盟,請務必答應。」
「那朕若是不答應呢?」李世民低頭盯著阿史那思摩,冷冷道。
李世民少年從軍,久經殺伐,身上自有一股子銳氣,阿史那思摩被李世民這麼一盯,頓覺後背一陣寒意。
不過阿史那思摩對頡利倒也是忠心耿耿,面對大唐君臣如此壓力,阿史那思摩依舊硬著頭皮道:「質子一條,乃可汗嚴令,請陛下三思。」
阿史那思摩雖非唐臣,但被如此頂撞,李世民的臉色已經難看到了極點,若非眼下局勢危及,大唐開戰不得,恐怕李世民當場就將阿史那思摩斬於劍下了。
以大局為重,李世民極力地壓制著內心的怒意,對殿中的侍衛吩咐道:「來人,將阿史那思摩押入門下省,沒有朕的旨意不得放出。」
「諾。」
在大殿值守的幾名侍衛應了一聲,上前將阿史那思摩押了出去。
阿史那思摩被押出去後,李世民看著滿殿的重臣,問道:「朕不欲遣質子,眾卿可有良策?」
李世民之言一出,滿朝上下頓時一片沉寂。
頡利顯然是有備而來,而阿史那思摩也一口咬死了這個條件,要想與突厥和談,必遣世子,突厥是絕不肯讓出半步的。
在這種情況下,縱然是大羅金仙,也難有兩全之策。
大殿中的氣氛太過壓抑,過了半晌,終於有人打破了這片沉寂。
「大不了與突厥拼了,陛下,臣請率軍出城,與突厥決一死戰。」
大殿中,一陣怒吼聲響起,眾人望去,竟是右武衛大將軍、宿國公程咬金。
「此辱不堪受,臣等請戰!」程咬金話音未落,其餘重將也紛紛出列道。
「只知殺伐,不顧大局的莽夫。」眾人看著程咬金,尤其是以長孫無忌、虞世南為首的那些文臣,心裡都不禁鄙薄了一番。
第十七章 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