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李恪出京以來,凡過州郡,各地官員必來拜會,以致連日走走停停,腳程極慢,李恪算了算日子,若是再這麼走下去,恐怕待到了揚州,都快入夏了。
李恪出了華陰,便同王玄策、馬周、秦懷道三人商議,由秦懷道和馬周留下統率大隊人馬,打理各地官員,而李恪則帶著王玄策、岑長倩還有席君買幾人,帶著十餘人的親衛輕車簡從先往揚州。
「殿下,若是不入洛陽城,直往河口而去的話,再過一炷香的功夫便該到洛陽碼頭了。」王玄策是土生土長的洛陽人,對洛陽地形自然熟稔,離著洛陽的運河碼頭還有些距離,王玄策便指著東北的方向對李恪道。
李恪聽了王玄策的話,抬頭望了望,果然就在李恪目光所能及的最遠處,隱隱約約似有布旗在高聳的桅杆之上飄動,想必那裡便是入河口了。
李恪看著遠處飄動的旗杆,對王玄策道:「本王與張元素素來不熟,見他作甚,不必入洛陽城,咱們徑直入河,往揚州去便是。」
張元素乃魏王李泰的長史,李泰為洛州大都督,他因身在長安未能之官,便是由長史張元素往洛陽就任,代行大都督職權。
故而張元素雖只是從三品長史,但因為他代表的是魏王李泰,在洛陽城中,縱然就算是從二品的河南牧也要低他一頭。
當然了,這也只是人臣而已,以李恪的身份自然不必買張元素的帳,就算是過而不見也無甚不妥。
不過這也只是李恪的意思而已,李恪與張元素不熟,也不想與他相熟,自然懶得繞進洛陽城見他,但張元素卻早已奉命要拜見李恪。
李恪雖然帶的人不多,一路輕車簡行,但卻並未故意隱藏行蹤,想瞞過張元素倒是不易,李恪出了潼關不久,剛過虢州,張元素已經得到了消息,出城尋他來了。
當李恪一眾來到運河碼頭後,還有些距離,李恪便看到了站在碼頭之上專程相侯的張元素。
「臣洛州大都督府長史張元素拜見楚王殿下。」張元素見李恪近前,連忙上前拜道。
張元素雖只是從三品魏王府長史,但在這洛陽內外耳目靈通,他能知曉李恪的行蹤,李恪倒是絲毫不覺得訝異。
李恪見張元素,於是扶起張元素,笑道:「張卿好靈光的耳目,本王剛入洛陽,本想著南下急切,不欲入東都停留,沒想到張卿竟已經在此等候了。」
張元素起身笑道:「殿下丰神俊秀,這方圓百里之類又有何人能與殿下相比,想知殿下蹤跡,實非難事。」
張元素自然不會承認自己派人跟蹤了李恪,只是這麼打著馬虎回道。
李恪自也知道張元素的意思,也懶得接他的話,反倒直接問道:「張卿來此,可是奉四郎之命?」
李恪口中的四郎便是魏王李泰,張元素為李泰黨羽,張元素與李恪本該避嫌才是,若非李泰之命,他好端端地怎會來此見他。
張元素回道:「楚王所言甚是,臣在此正是奉了殿下之命。」
李恪問道:「四郎命你在此所為何事?」
張元素回道:「諸皇子外放之事,殿下多賴楚王相助,還能留在京中,殿下特命人快馬傳書來此,要臣千萬當面謝過楚王。」
那日群臣大宴,大殿之上,若非李恪一口應了外放之事,平息了此事,依那日的形勢,李泰能否留在京中都是未知。
李恪道:「四郎太見外,本王同他乃至親兄弟,自當相互幫扶,四郎說這些作甚。」
至親兄弟,李恪說著這四個人,看似情真意切,但卻沒有誰會把它當了真。
想李世民同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乃一母同胞的嫡親兄弟,為了皇位尚且殺地你死我活,更何況李恪和李泰還非一母所生,李恪的話誰又會當真?
張元素道:「楚王與殿下兄弟情深,我等自是看在眼中,只是若是人人盡能如殿下這般便好了。」
來了!
李恪眼睛一亮,知道這才是張元素此來的真正目的,所謂什麼當面道謝,不過是一句虛話罷了。
而張元素話中所隱射的是何人,李恪自也知道。
那日大殿之上,當先借天降異象提出要使皇子外放的便是于志寧,而于志寧乃太子左庶子,他是誰的人,抑或是他心向著誰,
第十四章 張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