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已經有了,尤其是石英礦和鐵礦,目前已經完全足夠山谷里的現階段所用,開採這兩個礦產的人員已經停了下來。
接下來,就是開始加工了,這又是讓楊軍頭疼的事情。
之前,因為用量少,在加工中心做就足夠了,大不了慢慢來,時間長了,總會做出來的。
但是現在,可不能這樣幹了。
首先,產量實在跟不上,仙緣學宮的整體建築,光是大塊龍晶玻璃,就需要幾十萬塊,還有各種規格的龍源金屬,往少了算,也要大幾萬噸。
這樣的需求量,而且為了不影響工程速度,要在一年內生產出來,山谷里的加工中心可就不夠看了。
要想滿足山谷里的產量需求,就需要上馬更大的生產設備,和各種自動化流水線。
其次,就是污染環境,之前在加工中心,小小的冶煉一下,加工一下,並不會對山谷造成什麼太大的傷害,但是,如果升級換代,那可就嚴重了。
雖然楊軍沒有採用煤炭,和石油之類的能源來冶煉和製造,但是,絕對不代表它們是無污染的。
所以,經過考慮,楊軍打算把所有的基礎加工和基礎冶煉場地,都搬個家。
山谷外是不考慮的,一是為了安全,在山谷里,不管做什麼,都不會外泄,光是山谷上空的天然磁場,就能屏蔽百分之99.99的探測。
二是為了方便,做出來的成品,直接就能用,否則,在外面,光是運輸就費勁了,反而是礦石運進來倒是很方便,隨便折騰。
但是,問題又來了。
山谷有沒有地方,既可以不影響環境,又不影響占地面積的。
於是,楊軍帶著四個老婆,滿山谷的轉,從第六山谷,到第一山谷,最終,把目光放在了第四山谷的36寶庫。
這36個洞窟,都非常的合適,最大的面積超過2000平米,最小的面積也有500平米,重點是高度,都在13米以上。
這樣的話,一些大型設備就能安裝在裡面了。
之前,楊軍是打算把這裡當做楊家的庫房的,這幾年下來,已經利用了21個了。
其中,有存放黃金珠寶的,有存放古典古籍,有存放藥材皮毛熊膽一類的,有存放珍貴古董藝術品的,也有存放昆蟲,小型生物的,等等。
但是,由於空間很大,所以,這些分別存放的洞窟,利用率都很低,基本上都不到十分之一。
楊軍之所以把主意打到這裡,是因為他發現,這些山洞,其實更適合用來安置加工設備和冶煉設備,有山體的遮蔽,裡面的聲音再大,光線再強,都不用擔心。
只要做好通風處理,簡直就是完美的加工基地。
反而是那些珠寶古董,古籍字畫,隨便找個地方都能存放,暫時可以先歸類到一起,等五層建築朝龍塔,和神龍閣建起來,再徹底把36洞窟給騰出來。
當然,這36個洞窟也不是全部都用來建設加工設備的,有12個最小的,楊軍打算當做庫房使用,山谷里的存糧,醃製的肉類,曬乾的菌菇,採摘的山貨,等等。
這些也都需要有地方儲存才行。
於是,經過2天的設計和規劃,24個最大的洞窟被定下了用途。
都是1000平米以上的空間,經過裝修和通風改造,完全可以建設24個不算小的加工基地。
楊軍是這樣安排的。
最大的那一個,2000平米的洞窟,用來建設山谷的鋼鐵冶煉中心。
鋼鐵冶煉中心的工作內容,主要有幾個方面,對原材料進行預處理,如破碎、篩分、混合等。
冶煉,將原材料轉化為鋼鐵的關鍵過程,採用電弧爐等設備進行冶煉,加熱、熔化和還原,生成鋼鐵熔融體。
鋼鐵冶煉中心主要的工作,還是煉製龍源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