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完基哥的婚禮,錢宸就一直待在首都不出去了,趁著這個時間,他繼續拍攝《張三丰》電影。
這部電影他籌備了很久。
劇本都是他自己寫的,有一部分是關於張三丰的民間故事,還有一部分脫胎於金庸。
他並無意去宣傳道教。
儘管他對道教的好感度遠超過佛教。
這部電影的風格有點迷幻,換句話說就是錢宸計劃通過一部爽片,順便探討一下人生。
張三丰肯定是爽片啊。
一把倚天劍,插在那七年,愣是沒人敢來搶。
他不是活得久才這麼強,而是因為強才活得這麼久。
玄冥二老合力接了張三丰一掌沒死,從此在江湖上名聲大噪,普遍認為他們的實力已經超過了百損道人。
張真人,在你真氣耗盡之前,你不可能殺了我們所有人!
在武俠世界,他就一修仙的。
金庸筆下的張三丰,近似於仙人,卻也是至情至聖,他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且心胸似海的高尚品德,有心懷天下蒼生的大愛,也有私人情感的小愛。
王晶拍《魔教教主》,把張無忌拍成了個心機婊。
很多人覺得,父母雙亡,又屢經大難,張無忌就應該是這個樣子,這才是人之常情。
倒也不是王晶曲解金庸的心思。
在連載版的最初設定里,金庸當年也是電影《魔教教主》中那樣的思路,想把張無忌創造成最終能與朱元璋雙雄爭霸,甚至是加個陳友諒三雄爭霸的人物。
畢竟憑藉小時候繼承他母親聰明伶俐又富有心計的特點,長大後再練成神功的張無忌完全有可能成為一方霸主。
但後來金庸筆風突變,硬是把長大後的張無忌,變成一個天性醇厚、以德報怨的心胸寬廣之人。
最終憑藉他的蓋世武功和這樣的高尚品德,得以消除武林宿怨並統領天下英豪,鑄成了抗元統一戰線,繼而推翻了元朝。
從修訂版開始,金庸更是多次刪掉了表現張無忌小時候聰明且有心計的所有情節,以此來對應張無忌的醇厚天性。
王晶大概是看過連載版的。
不知道是無心插柳,還是刻意為之,金庸這樣改了之後,倒是有了另外一種解釋。
張三丰用他自身強大的人格魅力,矯正了張無忌原本已經扭曲的思想,不僅消除了張無忌的仇恨心理,更還將張無忌教導成一位跟他一樣,有廣闊胸懷且心存民族大義的俠之大者,一位足以繼承他之衣缽和志向的傳人。
畢竟,金庸塑造人物角色的模式特點之一,就是筆下人物不但自己心存大義,還能影響別人成為俠之大者。
就像洪七公對郭靖的影響和郭靖對楊過的影響那般,張三丰對張無忌的影響也是如此。
金庸固然有一些值得詬病的地方,但他的武俠確實影響了華語世界三十年。
正如每個時代必然有每個時代的局限性,其實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局限性。
至於張三丰的愛情,可能也近於若有似無。
當年的張君寶一廂情願,而郭襄的心念念不忘於神鵰大俠。
一個有意,一個無心,就如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卻無心戀落花,註定了雖有相遇,卻無結果。
網上流傳一段文字:
張三丰瞧著郭襄的遺書,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個明慧瀟灑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短短一句話,卻令人惆悵不已,心裡空落落的,似乎丟掉了什麼東西。
遍尋《倚天》一書,其實都沒有這段話。
就有人覺得這是大家強加上去的,屬於牽強附會的東西,但其實這段話出自當年的連載版。
金庸多次修訂作品。
比如那一版的時候,張無忌成了峨眉派掌門,而周芷若削髮為尼,不問世事,至此一盞青燈,常伴古佛。
到了三聯版的時候,就成了二女共侍一夫。
世紀新修版又改了,結尾寫周芷若不許無忌和趙敏結婚,無忌不理解,說你這麼為難我們是何用意?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