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網址下次繼續看:""。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帝國分裂後保留著馬其頓王族血統的人有
英格蘭國王、羅馬朱利亞家族領袖、馬其頓國王。
他們傳承著安提柯家族的香火,繼承了馬其頓帝國的部分領土。是馬其頓的孩子,可誰也代表不了曾經的帝國。像英格蘭國王和羅馬財政官已經不是純馬其頓人。儘管現在的馬其頓國王依然是,但王室的權力衰落。
其他地區,北非、小亞、色雷斯、西徐亞還有東方,早就歸外人統治。與馬其頓無關。
馬其頓王國到了普雷特時期遭遇二次削弱。月牙黨被希臘人徹底控制,於是秘密組織起的希臘貴族發動政變。王國鎮壓叛亂失敗,導致希臘從馬其頓王國分離出來,獲得獨立。他們繼續堅持民主,建立了希臘城邦共和國。
馬其頓北方的色雷斯人在西徐亞的鼓動下,重新復國,西徐亞軍隊幫助其攻占泰里斯、拜占庭等城市。日耳曼哥特人南下,占領布達佩斯。被擠壓的只有三城,薩洛尼卡、貝拉索拉、拉里薩。馬其頓後來落沒的事跡沒人為止惋惜。
世界進入新一輪角逐中。其他兩位延續者非常有潛力。
英格蘭擁有先進的軍隊,制度也很進步。再有日耳曼這個忠實的大陸盟友的擁護,呈現出強國之勢。然而特殊的地理位置給了它雙重條件,國防安全優勢與封閉緩慢的經濟發展劣勢。始終在地中海發達的經濟圈之外,發展受限。
羅馬就不同了,位於地中海北岸的中心。文明領先,軍隊善戰。在吸取了馬其頓先進制度的經驗後更是如此。既能發展好農業種好糧食,又能搞好貿易。所以這裡成為馬其頓之後引領文明世界進步的中心。人口增長,擴張開始。
民主永遠都是一部分人的民主。
羅馬共和國從成立之初的派系林立,到現在穩定成三股勢力並行。羅馬實際上,轉變為寡頭政治。經歷高盧入侵和北非貿易排擠,優勝劣汰,留下了最有實力,能力最強的派系。
。這樣便有利於資源整合配置,力量集中。
羅馬元老院是羅馬民主的重要體現,是那些古老貴族最喜歡的傳統形式。他們是共和國最高的權力機關,掌握共和國決策和財富。至於北方家族和南方家族只是他們的意志延續,按其意願出去賣命的新貴,只能遊走在羅馬權力的邊緣。
奧古斯都知道這些,而且心中懷著對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的無比崇拜,不甘平庸。他需要積累功勳,讓羅馬人民熟悉他支持他;同時也需要元老院給與他權力的合法認同。所以去做羅馬權貴的劍,是無奈之選,不得不為之。
當下,他可以利用財政官特殊的身份,運用政策為自己斂財。
有了更多的資金,奧古斯都放手大干,招兵買馬,徵集幕僚,第三第四軍團很快就建立起來。
他計劃家族主要擴張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向南兼併北非,一個向東,爭奪希臘、小亞地區。
北方建立一道防線,利用地形對抗高盧以及預防日耳曼的襲擊,暫不進攻。主要原因是北部蠻族橫行的陸上依然經濟落後,現在拿下來沒有多大好處,戰略意義目前也不大。因此北線處於防守態勢,還不會耗費太多人力物力。
再有一個原因就是羅馬與英格蘭有一種彼此友好的默契,第一次英格蘭戰爭雙方處於對立,可第二次戰爭就站到了一條壕溝里。
他們是從馬其頓帝國獨立出來的國家,相互支持過。所以現在開戰也不情願。
新成立的第三軍團去征討希臘,與布魯圖斯競爭勢力範圍。
多餘部隊分配給弗雷德里克,讓他們恢復第二軍團的編制,繼續南下,攻打迦太基和塔爾蘇斯,進而占領整個北非。
羅馬第一軍團的指揮權交給了傑拉德,他駐兵米蘭,清掃山內高盧的殘敵,並且預防高盧軍隊反撲。高盧果然實施了三次大規模反攻,另外還糾結了日耳曼作盟友。傑拉德乾淨的打了兩場殲
殲滅戰,在山內高盧重創敵軍。斬殺大將德文克斯,俘虜高盧士兵6000多,全部變賣為奴隸。
敵軍最後一次瘋狂爭奪山內高盧的戰鬥,動用了兩個滿編軍團。一隊通過羅訥河正面東進,一隊繞道
第二百四十一章 血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