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廳內用人單位很多,面試的學生黑壓壓地比肩接踵。而吉森電視台招聘席這邊,學生則更是越來越密集,吃瓜群眾不計其數。
竟然還有幾個人舉起了手機進行錄像,尤以女生居多,不是很清楚究竟是因為李禮的表現太過出眾,還是相貌太過迷人。
招聘席上,一直沒提問的俞婭終於發問了,「同學,你平常電影看得多麼?」
「老師,挺多的。」
李禮在這一時空的電影的確「看」得挺多,但這是因為他繼承了宿主的全部記憶,宿主本身也是個影迷。
俞婭又問:「《殺死比爾》這部電影,你怎麼看,如果你是影評人,你如何解讀這部電影。」
這一世的《殺死比爾》和前一世有一些區別。
首先,前世的《殺死比爾》有上下兩部,而這一時空,《殺死比爾》只有第一部,第二部的拍攝計劃被無限擱置了。
其次,兩個世界的《殺死比爾1》極度相似,劇情一致,對白一致,影片結構相同,甚至連配樂、武打動作等全都一樣,但,導演、演員等主創人員變了,並不是前世的那些大腕。
這一平行時空的影視劇中出現了很多上述情況,真是謎一樣的世界。
但面對俞婭的問題,李禮道:「《殺死比爾》這部暴力美學的代表作,充滿著導演強烈的個人風格。
在敘事結構上,這是一部典型的插敘電影,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段落式的表達。
故事的時間順序被打亂,壓縮、甚至任意分切、組合,卻沒有影響整個故事的連貫性。
配樂是這部電影的一大特色,經典的配樂和場景畫面融為一體,為觀眾呈現了充滿獨特魅力的試聽盛宴。
單說影片色彩,坤汀的影片向來充滿絢爛。這部影片也同樣鍾情於高飽和度的色彩。
與阿爾莫多瓦相比,坤汀對色彩的理解更加抽象和後現代化尤其在日式庭院中的最後決鬥的場面,色彩、配樂、環境等相濡交融,達到了美學上的極致。
當然,這部影片賴以成名的,則是暴力美學代表作的頭銜了。」
俞婭道:「好,你著重說一下這一點。」
「『著重』是有多『重』?」李禮問道。
俞婭輕輕一笑:「越重越好。」
李禮點了點頭,「那好,那我詳盡地說說。要理解坤汀的暴力美學,理解這部作品,我先從坤汀個人以及暴力美學兩方面交叉地進行解讀。
紀元1954年,法國電影新浪潮主將特呂弗在《法國電影的某種傾向》中第一次提出了『作者策略』理論,提出『導演中心,編導合一』原則。
該理論很快成為風行世界的『作者論』,坤汀便是一位深得『作者論』精髓的導演」
俞婭一怔,這也太「重」了吧?追本溯源啊?
眾人一怔,有文化真好!
李禮:「對坤式暴力美學的源流、jīng 神內核及其美學特徵的剖析,我們先從暴力美學的概念講起,德里達在《暴力與形上學》中提到暴力分為三個層次」
面試官們目瞪口呆:「」
圍觀眾人震顫不已:「」
李禮:「坤汀暴力美學的背景與淵源,我們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中葉,二次世界大戰後,後工業時代的到來
坤汀的暴力美學特徵包括兩個方面:影像暴力和語言暴力
我們將關注點拉回到『暴力』這個詞的本身。
生物學家康納德·洛倫茨在《論侵犯性》中認為,人類對同類有著先天衝動的侵犯行為
弗洛姆在《人類破壞性分析》中更加悲觀
學界廣泛認為,電影中充滿著暴力美學的色彩,可以成為觀眾感情宣洩的重要手段,就像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所認為的,希臘悲劇能幫助人們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一樣。
暴力美學的美學思想和技法,我們可以追溯到艾森斯坦1923年在《左翼文藝戰線》上提出的『雜耍蒙太奇』理論。
」
滔滔不絕10來分鐘,李禮引經據典,神采飛揚,口若懸河。在優秀的主持人專業技能和
第2章 震撼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