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禮!」
李彥雙手抬了抬,坐到了王位之上,看著下方直起腰來的群臣。看書否 m.kanshufou.com
對於官袍的改制,他將唐朝的顏色和明朝的紋路結合起來,有了下面的設計——
文官一品紫袍,繡仙鶴;二品紫袍,繡錦雞;三品紫袍,繡孔雀;四品緋袍,繡雲雁;五品緋袍,繡白鷳;六品綠袍,繡鷺鷥;七品綠袍,繡溪敕;八品青袍,繡黃鸝;九品青袍,繡鵪鶉。
武將一品紫袍,繪麒麟;二品紫袍,繪獅子;三品紫袍,繪豹子;四品緋袍,繪老虎;五品緋袍,繪熊;六品、七品綠袍,繪彪;八品青袍,繪犀牛;九品青袍,繪海馬。
看著這個改變,不免讓人想到那句經典的台詞「文官的衣服上繡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繡的是獸,披上了這身皮,我們哪一個不是衣冠禽獸?」
實際上,衣冠禽獸本來是褒義詞,代表著官職和地位,但後來由於當官的不干人事,則直接變成了貶義詞。
所以是不是禽獸,跟穿什麼樣的官袍沒有關係,就算啥都不繡,官場風氣一塌糊塗,還是畜生扎堆。
如今新朝初立,官場風氣自是煥然一新,而眾臣也開始聽封。
「燕王有令,王制新立,兩大府總事。」
「中書省為政之本,總轄六部,都督府掌軍事,總轄三軍,文武並行,天下太平。」
「任命蔡京為中書省右相國,正一品;」
「任命朱武為中書省左丞,正二品;」
「任命吳用為中書省右丞,正二品;」
三位紫袍官員出來聽封。
中書省左右相國均為正一品,目前空置一位左相國,平章政事為從一品,目前空置,左右丞正二品,其後還有參知政事從二品,目前空置。
這六位為中書省的高層領導,如今卻空置了三位,可見大燕文官欠缺確實不假,想必此次科舉,更會令士人為之瘋狂。
當然,即便現在科舉,短時間內想要晉升高位,也是辦不到的,但中書省還有大量中層官員,比如左右司郎中正五品,員外郎正六品,都事、檢校正七品,照磨、管勾從七品等等
而且這些位置都是中樞之重,並且也缺額不少,只要能入中書省,必然是前途一片光明。
事實上確實如此,李彥先定中書省,倒是參照了朱元璋,這位稱吳王時,最先設立的就是中書省,以中書省統六部,總理天下政務,權職極重,長官稱左右丞相。
朱元璋是承襲元制,李彥則認為,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不能用三省制度,互相平衡,而是要一切以最高效率執行。
至於後面中書省獨大怎麼辦,他倒是不一定跟朱元璋做出類似的選擇。
朱元璋是在洪武十三年,誅胡惟庸,趁機廢除中書省與丞相,以六部分掌庶政,直接受命於皇帝,中央集權空前加強,至此歷朝歷代皇權與相權的博弈,終於從表面上結束了。
古代皇帝和太子、皇帝與宰相,往往都是合作與對立混雜的關係,前者是爭位,後者是奪權。
太子自不必說,斗得那叫個激烈絕倫,皇帝和宰相也有三大階段。
第一次是漢武帝時期,一改之前「非有功不封侯,非封侯不拜相」的權力遞增法則,讓宰相變成了天子直接任命。
第二次是隋唐時期,宰相的職能被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瓜分,成了分權制。
最後一次就是明初,朱元璋直接廢除宰相制度,將六部納入皇帝直接管轄範圍,同時又將御史台凌駕於六部之上,既達到了分流相權的目的,也健全了監督機制。
從當時來看,確實不錯。
但很可惜,這樣高度集權帶來的副作用,就是工作的負擔變得無比沉重,就不說後面的皇帝了,朱元璋自己都因為奏摺的字多而嘆息,「為君難,為臣不易,朕所以求直言,欲其切於情事,文詞太多,便至熒聽」,其實還是奏摺太多鬧的。
這一點唐朝的時候,李彥就有過感嘆,李治那般攬權,自己處置不了,不得不交給武后處理政務,最後養出一個權力怪物,又是何苦?
皇帝都希望集
第八百七十章 百官定製,氣數化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