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能夠參與到其中,哪怕沒有自己的功勞,但是看著它發生、結束,也是吹噓的資本,與有榮焉。
重點呢,趕緊提重點啊。
陳大器在底下催促,到底是什麼事情,可以修改教課書。
這也是大家的疑問……
在萬眾注目下,考古教授的臉上,也露出了調戲的意味:「大家坐了這麼久,是不是餓了,要不然我們先吃午飯,再回來繼續……」
吁!
一陣怨聲載道中,教授也終於揭開了謎底。他神情興奮,走到了玉簡的旁邊,然後取出一把放大鏡,擱在簡片的一段位置。
「過來,給個特寫。」
教授招手,示意一個攝像小哥,以儀器一照。米粒大小的文字,就投影在旁邊的屏幕上。
眾人連忙看向屏幕,只見清晰的文字顯現。
「建文五年……」
這幾個字眼,對於一些人來說,十分的普通平常,根本不明白其中的含義。但是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無疑像驚雷一般,轟得他們驚魂盪魄,陷入失神的狀態。
「這這這……」
「這怎麼可能。」
「假的吧?」
這些人失聲驚嘆,第一反應是文物造假。因為對歷史有概念的人,都清楚建文這個年號,絕對沒有五年。
白葉也是有概念的人之一,他看到幾個文字的時候,也是覺得一陣瞠目結舌,懷疑這個世界的時間線,又發生了不為人知的改變。
要知道,建文帝是明代第二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在太子朱標去世之後,被立為皇太孫。
朱元璋死了,皇太孫立,年號建文。
然後就是這個建文,聽從了大臣的建議削藩,才有了靖難之役,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殺到了金陵城,登基成了明成祖永樂皇帝。
在原時空,這個時間線,就是這樣。
問題是穿越之後,白葉也研究過這個世界的時間線,靖難之役也同樣發生了啊。唯一的變化就是,永樂大帝開海,鄭和下西洋並沒有匆匆結束,而是形成了傳統。
才有了中原王朝,參與到大航海運動中,使得這個世界的格局,走向了與原時空截然不同的道路。
也就是說,永樂之前的時間線,不管是哪個世界,都是不變的。這也意味著,兩個世界的建文年號,都不可能超過五年。
嚴格來講,建文帝只做了三年多的皇帝,年號在第四年截止啦。甚至於在史書上,在永樂稱帝的時候,不承認建文帝的年號,把他做皇帝的幾年時間,都算在朱元璋身上。
這叫正治正確。
所以這個五年,是怎麼冒出來的?
白葉的心中,盪起了陣陣波濤。好半晌他才回過神來,總算是明白為什麼考古教授篤定,會改寫歷史啦。
一個想法,在他的心頭升騰……
難道說,靖難中的建文帝,真的沒死?
畢竟史書上,一直存在一個千古之謎,朱棣大軍殺入皇城,宮中大火……儘管很多人說,建文帝死於火中,**而亡。
但是朱棣不信,一直追捕天下。
對於這事,史學家持有兩個觀點。一個觀點是,建文帝真死了,永樂皇帝之所以,堅持說對方沒死。主要是不想背負殺侄的罪名,同時大索天下,是找藉口打擊不聽自己號令的餘黨。
說到底,這是一種正治手段,權謀的做法。
另外一個觀點,就是建文帝真的沒死,只是借火遁逃入民間,找機會東山再起。
兩個觀點中,前者是主流,認同的人比較多。
但是後者,一樣有不少人附和,苦苦尋找其中的「真相」,探尋建文帝在民間逃難的線索。問題在於,這些所謂的線索,都沒有充分的證據,讓人信服線索是真的。
可是現在……
一些人陷入狂喜之中,金龍玉簡,這是皇家御用法器。玉簡之中,還有建文五年的字樣。
這就是最大的證據啊。
在封建時代,特別是永樂登基之後,天下有哪個不要命的,還敢以建文帝的名
第322章 實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