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
王思禮還是準備再勸勸,王慶擺擺手道:「朕意已絕,王卿不用多言,一切就按照朕說的來,一旦見到安守忠營中有亂,王卿便領人掩殺而至,你我君臣聯手,將安守忠以及這些兵馬,盡數留下!」
王慶單人獨騎,從後面離開了營寨,而後從小路繞過,一頭扎進了山林之中。
王思禮以及跟著前來的高力士立在營中,望著樹木森森的林子,以及四里外的安守忠營寨,一時間盡皆默默無語。
「傳我命令,常思敏、韓光、劉二猛三人,各領本部人馬,離開營寨,前往安逆賊營!
於一箭之地立住陣腳,時刻注意安逆賊賊營動靜,一旦有混亂起,便立即殺入賊營,支援陛下!」
傳令兵連忙去傳令,沒多大功夫之後,便有一隊隊的人馬從營地里走出,軍容整潔的朝著安守忠營地過去。
王思禮要用這種辦法,來吸引想要跑路的安守忠的注意力,在為膽大包天的皇帝打掩護的同時,也給安守忠形成足夠的壓力!
從這前往潼關,路就不好走了,除了最中間的坦途,兩邊都是些山山嶺嶺,即便是有一些羊腸小徑,也難以讓戰馬以及大軍通行。
王慶騎著馬從小路進入山林沒多久,就不得不將馬丟下,一個人在山林間穿梭,想要搶在安守忠帶兵離開這裡之前,將他們給攔住。
不然,一旦讓他們回到潼關,事情就有些不好辦了。
這個不好辦不僅僅是安祿山不好解決,還有一方面就是和朔方爭功。
沒錯,就是和朔方爭功,在安史之亂開始之後,表現最為出彩的就是郭子儀、李光弼帶領的朔方人馬。
如果王慶能夠在郭子儀解決史思明之前先一步的將潼關打破,將洛陽收復,這樣一來,朔方的光芒就會被壓下一些。
若是王慶在潼關這裡停止不前,等待著朔方人馬將史思明解決之後,再收復洛陽,那戰後,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朔方的功勞也就太大了!
一定會弄出來更大的軍閥出來。
從整個大局來看,不受政府控制的力量的過分膨脹,對於大唐來說,不是什麼好事。
王慶既然來到了這裡,就也想著為這個國家多做一些事情。
不為別的,只為心中那個自當八方來賀,四夷臣服的大唐夢!
天下局勢瞬息萬變,所做的計劃也需要跟著時局的變化而不斷的調整。
就如比臥龍先生未出隆中便三分天下,並且提出了一統江山的策略。
那麼到了後來,在三分天下之後,為什麼沒有按照他原先的計劃而進行統一呢?就是以為時局變了。
這跟王慶從最開始計劃著拖住潼關敵兵,讓朔方建功,到現在變為自己破潼關,領兵收復洛陽是一個道理。
第四三三章 時局在變,計劃也在變